比聖殿更大的王宮

Solomon spent thirteen years building his own palace (1 Kings 7:1). The royal complex included the House of the Forest of Lebanon, the Colonnade, the Throne Hall, the King’s private residence, and Pharaoh’s daughter’s palace. This project took nearly twice as long as building the Temple. The construction of both the Temple and the palace […]

陶恕《受教的心》八、教会不应被同化

有一位留心宗教近况的观察家写了一本小册,颇能发人深省。他论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如何产生不同的基督教宗派。 假如我没有领会错的话,该作者指出在基督教国家中,不同的经济、政治、种族和文化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会信条和组织形式。 根据这个理论,民主国家就自然产生民主方式的教会,而在专制政权下的教会,亦不免趋向独裁;社会文化愈发达,教会亦愈注重礼仪,愈着重外表的华丽与宏伟。 我不敢说这个理论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但根据我对历史有限的认识,这个理论大概是就事实而引申出来的,虽然是说对了一部分,却并非完全正确。可是,这个理论却明确指出一个事实:基督教何时产生变化,何时就有不合圣经真理的分子出现,而也就是这些分子,叫教会内部分裂。 圣经世代相沿地传留下来,不管是用哪一种文字翻译,所说的都是一样。这些启示,都是受圣灵感动写下来的,而圣灵经过了历世历代,仍然没有改变。神是照着祂永远的旨意做工,就是祂在创世以前在基督里所命定的,而我们的主亦曾保证说:天地都要废去,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不论环境如何改变,神的真道永远是不变的。教会如果遵照真理而行,那么地上所有教会的信条和信仰实践,都应该是一致的。 基督教具有三大要素:灵命、德行和组织。三者都是从新约教义而来的,亦以此为准。或者说得更正确一点:灵命必须出自新约教义,而德行和组织亦应源出于此。人相信神的真道以后,生命就奇妙地进入他灵里。“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五24)还有,“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这话是指着信祂之人要受圣灵说的。”(约七38-39) 十字架的信息叫人得永生,圣灵接着就内住在人心里。这个事实把基督教从其他宗教中区别出来,而这些经历,更是远超人力所能做的,十分奇妙,纯然出于神的作为,不受种族、政治、经济或教育所影响。神的生命住在人心灵里,完全与人的社会地位无关。在初期教会里,圣灵运行做工,全不受人为的区分所限制,叫一切相信的,彼此联络,成为一体,不分是犹太人或外邦人,是富足的或贫困的,是希腊人或化外人,全都受洗归入同一个身体,而基督就是这身体的头,从前如是,现在亦如是。 人信了主,就得着永生,有圣灵住在他心里,他那新生的灵亦得以联于基督的身体;随之而来的责任,就是马上遵行新约的教训。这些教训十分明显,亦甚为周详;但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或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这些教训便有不同的阐释,实在令人费解。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事实,但原因不外是各团体内的信徒,容许一些圣经以外毫无根据的意念,掺杂在信仰里,结果引致灵性软弱倒退。 无疑,基督徒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但我们只须承认这是事实,而无需为这现象解释辩护。“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太五19) 基督徒为了方便自己,避免世人投以奇异的眼光,就把基督的教导多方修改;这正是我们灵命倒退的明证。我们必须马上悔改,完全顺服在基督的管治下,才能除掉这些败坏。 教会的组织,或者专责崇拜与侍奉的宗教团体,都是基督教的第三项要素,其所受社会的压力和影响,比前述二者更甚。一个近代的例子就是救世军,就其工作方针与目的而言,纯然是一个模仿军队编制与阶衔的基督教宗派。其他例子,可见于教会历史上某些效法国家组织的宗派。或许有人不同意,甚至引经据典来支持他们的组织模式,但这并不能推翻我所说的。 不错,由于基督教受到政治、经济、种族、文化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教会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本书的作者和读者,都不能完全避免这种社会力量,不受它们影响。假如我们生在另一个时代里,我们这些做基督徒的,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我们无法否认这个事实,但我们不应把它当作正常的现象来接受,更不应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而继续让自己受到世界的熏染。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事实上,我们已在一定的程度上随从了世界的样式,这是我们的软弱。我们要马上把情况扭转过来,借着里面的更新成圣、顺服听命,并且不停地祷告,我们才能脱离世界的魔爪。 纯正的基督教教会,不但不会受环境影响,事实上反能屹然与之对峙。在教会历史上,曾有一段不短的时期,当神彰显祂的大能,教会便能扭转大局,影响社会,甚至净化社会。

安安靜靜建聖殿

Zedekiah’s Cave, also known as Solomon’s Quarries, is a 20,000-square-meter underground quarry located beneath the Muslim Quarter of Jerusalem’s Old City, dating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he Meleke limestone extracted from here is strong and corrosion-resistant, making it ideal for carving. When first cut, it is relatively soft and can be smoothly sawn. Upon exposure […]

所羅門時代的勞動力

1 Kings 5:13, 15-16: “King Solomon conscripted laborers from all Israel—thirty thousand men… He had seventy thousand carriers and eighty thousand stonecutters in the hills, as well as three thousand three hundred foremen who supervised the project.”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in the Bible that Israelites were conscripted for forced labor. At that time, […]

陶恕《受教的心》七、基督徒的见证

教会的使命,是宣告、传扬和见证基督。她存留在地上,是要见证从神领受而来的永恒真理;如果她不把这些真理宣扬,世人就无从知道。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这是主给初期教会的吩咐。教会的使命是去教导人,世人就要听;凡接受教会的教导和见证的,就要受洗,继续学习神国的奥秘。 这是复活的主所明定的次序。早期信徒看见了,也听见了这一切奇妙的事,起初极其惊恐,后来灵里却充满了说不尽的喜乐,于是他们马上转离那敞开的坟墓。主已经复活,从坟墓里走出来了,他们也就飞奔去传扬这大喜的信息。 过了几天,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印证了这信息的真确,给他们所作的见证,赋予前所未有的属灵能力。 这就是当日事情发生的经过。初期教会有了当传的信息,而世人亦正需要这个信息。 那原来与父神同在,现今又向人显明出来的永恒生命,使徒们都亲眼看见了,也亲手摸过了,自然是喜不自胜,不能自已地要向世人宣告、见证、传扬;不管是犹太人或希腊人,为奴的或自主的,在高处的或卑微的,都是他们作见证的对象。后来的信徒,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基督,但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过祂,也借着圣灵的内住,经历了基督;所以他们亦以同样的热忱,传扬这个信息。他们对世人有所宣告,因此急不及待地四处作见证。他们心里火热,深信自己所拥有的真理,是世人急切需要而不能或缺的。 在过去,凡有属灵眼光和愿意倾听的教会,都有如此表现。每当教会遇见那行走在金灯台中间,声音如同众水的一位时,就马上有响应,世人也就要留心听。有时世人听见了,却反过来迫害这些见证人;纵然世人愿意倾听,但有时像当日希律王聆听施洗约翰的话,分明是深受感动,却不肯顺服;不过,也有些人听了,大感赞同,于是有为数不少的人悔改,跟随基督。总而言之,世人要做的,是听而接受。如果教会一直宣讲信息,世人一直听道,事情便按着基督的话成就。 可是,诸天哪!要侧耳,地也要大感震惊,因为教会和世界彼此间应有的关系,已全然颠倒,地位亦已急剧更易,混乱到一个叫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如果几年前有人预测今天的情况,肯定不会有人相信她的话。 教会已失去了应有的见证,对世人亦不复有可传的信息。当年教会那响亮、坚定而充满把握的呼声,已转弱成为无可奈何的低诉。教会昔日曾站出来扬声传讲,现在却只能用探问的口气;教会从前斩钉截铁的宣告,现已改用建议式的客套口吻,充其量是一两句提醒的话,暗示所说的不过是一点意见,绝无半点勉强人相信的用心。 教会不仅没有了可传的信息,更糟的是局面竟然完全颠倒过来:传道人反过来在世界寻求亮光,静坐在亚当的脚前受教;他们先向世上精明博学之士领教了,才敢传讲神的信息。那原来因为自己亲耳听过和亲眼见过而产生的自信与把握,究竟往哪里去了? 让我说得更清楚一点:我究竟是针对谁说以上的话呢?是那些否定圣经的真确性的自由主义者吗?我倒希望如此,但我并非针对他们说的。对于这群自由主义者,我早已置之不理,完全放弃希望了。我所针对的,却是那些福音信仰教会。她们目前盛行的布道法,是大量引用圣经,却显不出丝毫权威,还接受世界对教会的评价;斥责罪人时,她们显得软弱无力,就如做父亲的在家中已失去了权威,不能再叫儿女们就范;还有,她们向世人所传讲的基督,就只像一服宗教镇静剂,完全失去了祂当有的权柄和威严。她们还效法世人,讨好富人与政客,以及社会上有名望的要人,目的不过是希望那些达官贵人不时替耶稣讲一两句好话。 我在此也是针对一些宗教刊物而发出上述的感想。它们表面上是正派保守,但所传达的,无论在编排、语气、风格、文字,以及所采用的形式和方针各方面,都处处极力模仿属世的刊物。我也针对一些挂名的基督徒,他们对主说:“我们吃自己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但求祢许我们归祢名下;求祢除掉我们的羞耻。”(赛四1)我也是针对那一大群所谓“接受”基督的人,他们把聚会的地方,变成社交活动的场所,对敬拜毫无认识,完全不明白十字架的意义,对于做主门徒的意思,更是全不领会。 我也在此针对那批类似自由主义者的人,他们虽然采用较正统而保守的措辞,但事实上和从前自由主义者的行径全无分别;他们自恃有一套足以炫耀人的唯理知识,就想逃避十字架的羞辱。 教会已给巴比伦俘掳了。以色列人不能在外邦唱锡安之歌,被掳的基督徒也同样不能传出有力的信息。他们要从新闻广播中抄袭内容,读《时代周刊》去找讲题,就如报纸编辑因为当天没有凶杀案或交通意外发生,苦无报导题材;照样,被掳巴比伦的先知,也需苦待战事爆发,或中东局势有了新发展,或是有了探讨太空的新消息,才能解除缄默,在讲台上有题目发挥。 究竟神呼召教会去宣扬什么呢?教会受差遣,要向世人传扬什么强而有力、永恒不变的信息?第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神在万有之上,祂是伟大的真神,万有借祂而立。“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我所拣选的仆人。既是这样,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在我以前没有真神,在我以后也必没有……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神。谁也不能救人脱离我手。’”(赛四十三10、13) 第二个重要的信息是:我们都是神造的,也是为祂而造的。“人从何处来?”这问题,最准确的答案莫如:“你是神造的。”世人即使满腹经纶,搜索枯肠,都没有办法能想出更完美的答案。科学研究深入探讨物质运行的奥秘,但物质的本源却是个深藏的谜,任何探索都不能把这个谜解开。神造天地,又造人住在地上,祂为自己而造人。“神为何要造我?”这问题,再没有其他答案了。 基督徒的任务,不是要辩驳或说服,也并非要去证明或示范;他被差遣向人宣告:“主这样说。”他做了这做的本分后,神就会负责一切的后果。没有人能完全领会这些奥秘,人能够领会的,就止于一点——神为了祂自己而造人。关于人的存在,人所能说明的,也就仅止于此,若要多说,最多也不过是一些注释而已。 明白了神是那一位,也弄清了我们是谁,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神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神要在人里面得荣耀,这是极为重要的真理,屹立独存。这也是人心所能领会,又是非接受不可的命令。今天我们首要的工作,是使自己处于永远蒙神悦纳的地位。 可是,我们有罪,愚昧无知,若要争取与神和好,显然毫无可能。我们既然不能去到神面前,那怎么办呢?答案就在基督徒所传扬的信息里,那就是:神成了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世人或许要问:“耶稣是谁?”教会的答案是:“耶稣就是来到世人当中的神。”祂来了,是要寻找、挽回人类,使人归向神。因此,祂为我们付上罪价。祂要以某种方式除去我们的罪孽,毁灭我们的犯罪纪录,使我们不受罪的权势辖制。基督徒要作的见证,就是指出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这一切,永远满有功效。 世人或许会问:“那么耶稣现今何在?”基督徒给他们的答复就是:“祂现今在神的右边。”祂曾尝过死亡,但现已脱离死亡,因为祂复活了,正如祂曾说过的。祂从死人当中出来以后,不少认真、可靠的人都亲眼见过祂;而最重要的是,祂的灵向基督徒启示的,不再是一位已死的基督,而是一位永活的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向世人放胆宣告的信息;我们满有信心,就如当日那些亲身经历这一切事情的人一般,毫无疑惑。 福音就是向世人正式宣告:基督为我们死了,复活了;凡因着信,全心信靠祂的人,必得永生。信主的人,要知道他从此就要如耶稣当日在世上所遭遇的一样:虽有多人赏识,亦有一些人爱慕,但至终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撇弃。信徒必须肯付代价,不然就任由他走自己的路吧,基督对这等人绝无所求。 基督徒向世界所宣告的信息,也必须与罪恶、公义和审判有关。对于世人的道德规范,他不能作出任何程度的妥协,务须坚决反对,还要提出警告,指出追随属世标准所带来的后果。他要放胆坚持下去,同时在生活上谨慎自守,免得有了污点,影响他的见证。 基督徒要宣扬的,还有一件事,就是提醒众人:神是公义圣洁的,绝不会轻忽待人,也不会容让人轻慢祂。祂虽然长久忍耐,又满有恩慈,但过了这一段宽容的日子,祂就不再呼召罪人接受福音,也不会继续给顽梗到底的罪人悔改的机会。凡不肯离弃罪恶的人,就注定灭亡,永远没有指望;他们的去处就是地狱。对地狱的实况,我们所知的虽然甚少,但已足够叫我们丧胆了。 神不断启示属祂的儿女们,就算穷一生的年日,我们仍未能完全领受;但神给世人的信息却甚简短,教会的使命,就是要不断地把福音的信息传扬开去,无论听见的人接受或拒绝,我们总要将福音尽都传明。 基督徒绝不能让自己受时下宗教风尚所影响。还有,他绝不能反过来从世界里寻找他要传扬的信息。基督徒是属天的,被差遣向地上的人作见证;有一天,他还要向救赎他的主交账,所以,他要留心自己所负的使命。

黎巴嫩的香柏木

1 Kings 5:6: “So give orders that cedars of Lebanon be cut for me. My servants will help your servants, and I will pay your servants whatever wages you set, for you know that we have no one among us as skilled in timber cutting as the Sidonians.” The cedar trees that grow in the […]

所羅門的戰馬

1 Kings 4:26, 28: “Solomon had four thousand stalls for chariots and twelve thousand horses. The officials supplied the king and all who came to King Solomon’s table with food, each in his turn. They also brought to the proper place their quotas of barley and straw for the chariot horses and the other horses.” […]

陶恕《受教的心》六、组织的必要与危机

基本上,组织就是把一个整体的各部分,按合宜的原则联络在一起,以达到某项预定的目的。组织有基于同意的,也有强迫性的,视乎情况而定。 在被造的天地间和人类社会中,一定程度的组织是必须的。没有组织,就没有科学、没有政府、没有家庭、没有艺术、没有音乐、没有文学;也不会有任何一种创作性的活动。 生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生命便无从彰显出来。生命不能离开有组织的身体而单独存在。有了身体,或某种可依存的形体,生命才能存在;那里有身体和形体,就有组织。 比方人就是他身体各部分的总和,由不同的部分互相协调地组织起来,而他的生命就在其中,生命的奥妙亦因而能显明出来。假如由于某种原因,这些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旦瓦解,生命就离开身体,那人亦随之死亡。 同样,社会也需要组织。人类要在世上共存,就必须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不管是森林中的部落或世上的强大帝国,都不能例外。一个理想政府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限制,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同时给予个人最大的自由。 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承认个人的自由,必须受某种程度的规范,这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但人人也都承认,过多的限制,是有损无益的。然而当我们要按这或多或少的程度划下界线时,就不免引起争论。怎样才算是“过多”呢?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合宜呢? 如果大家能在这些争论上达成协议,那么国会或议会内,就不会再引起激辩,开放的民主党和保守的共和党亦大可以偃旗息鼓,让三英尺小孩去领导政府也不妨事了。 专制政权和自由国家的分别,只是在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在专制国家里,人民也可享受一定程度的自由,而自由世界的公民,也必须忍受某种程度的限制。这两者之间的轻重,就决定了该国的政权是奴役人民,还是自由民主的。任何有知的公民,都知道他并不是绝对的自由,他深知为了众人的益处,他的自由必须受某种程度的削减,至多只能希望这些削减是最小的。他称这种最低程度的削减为“自由”。自由诚可贵,他甚至不惜舍生求取。西方国家在短短二十五年内,曾参与两次大战,不过是为了保存这种自由的平衡,抗拒纳粹与法西斯主义者的强权。 作者本人,一生以基督为中心,一心以教会为重,当然不论谈什么,都会联系到信仰上去。多年来,我担心基督教圈子过分组织化;因此有人就批评我,说我反对组织,但事实刚好相反。 反对教会中一切组织的人,一定对人生的事实,一无所知。艺术其实是经过组织的美感,音乐是经过铺排的音响,哲学是经过整理的思想,科学是经过处理的知识;政府也只不过是经过组织的社团,而真正的基督教教会,不是组织奥妙的团体,又是什么? 教会中跳动的心脏,就是生命。引用亨利•司万高(Henry Scougal)美妙的辞句,那就是:“人心灵内神的生命”。这生命加上基督实际的同在,使教会成为属神的个体,满有奥秘与神迹。如果没有这些实质、形体和秩序,这属神的生命,就没有了居所,就无从向世人显明。 为此,新约圣经多次论及组织。保罗的教牧书信和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都表明这位伟大的使徒善于组织。他提醒提多,他把他留在革哩底的原因,是要他将那没有办妥的事都办完,又要在各城中设立长老。所以,显然提多是受使徒差派,在该岛上的信徒中完成某些工作,而这工作是必须透过组织的方式才能达致的。 对于这些,基督徒常犯偏差,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组织的至终目的,也不明白组织一旦失去控制时所引起的危机。有些人主张完全不要组织,结果当然是杂乱无章,无益于人,也不能荣耀我们的主。但有些人却把组织替代生命,结果徒有空壳,实际是死的。还有人迷上了规条章则之类,不可理喻地大大加添这类繁文缛节,以致窒息了教会的自发性,连生命也给挤掉了。 我要关心的,主要还是上述最后一点的畸型现象。不少教会因为过分强调组织化而生命枯萎,但同时又有别的教会,因全无组织而站立不稳。明智的教会领袖要慎防这两个极端。有人或因血压过低而致死,也有人因血压过高而致命;究竟是那一种病夺去他的性命,并不重要,反正患上了任何一种都会死亡。在教会组织方面,要紧的是在两个极端中,找出合乎圣经真理的均衡,避免走上任何一条岔路。 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见一群充满喜乐的基督徒,本来都是得救重生,并因着属天的爱,彼此联系在一起;但慢慢地他们失去了起初单纯的心,开始试着把圣灵的感动加以抑制,结果里面的生命渐渐枯死。这正是过去差不多所有基督教宗派所走的方向,而今天不少教会团体,虽有圣灵和圣经真理的提醒,竟也同蹈覆辙。 今天福音信仰团体,不错是面临缺乏合宜组织的危险,但真正的危机,却在另外一方面。教会渐趋复杂化,这种趋势,就如鸭子见水就奔去一般。原因究竟何在? 第一,我认为教会内有一小撮自以为天分较高的信徒,因着本性和肉体的私欲,笼络其他人,使他们就范,以达到个人的野心。下面这句经常被引用,又常被误用的政治名言,也适用于宗教圈子里:“权力引致败坏,而极权更引致极度的败坏。”直至如今,人仍未有任何天然良策,可以对付追名逐利的野心。 另外一个令我们过度着重组织的原因是恐惧。起初的教会和宗教团体,是由当时的圣徒凭着勇气、信心和经过炼净的想象力建立起来,但经过一两代以后,似乎已失去昔日的属灵水平,不再能维持或推展下去。他们不能造就出其他同样充满勇气和信心的信徒;当日他们一无所有,却有神的同在,然而他们的接班人连往日圣徒的异象也失却了,只好转而运用方法和组织,希望获得自知缺欠的能力,于是规则和习例应时而生,渐渐硬化成为一个外壳,保护他们不至受外界干扰。不错,在战场上把脖子缩回来的,总比去迎敌容易和安全得多。 在人堕落犯罪的天性里,有一种倾向复杂,远离单纯的惯性。这种病态的心理,叫人不由自主地走向灵命的尽头。唯有凭着属灵的远见,警醒祷告,殷勤侍奉主,我们才能挽回大局,重获已失去的荣耀。 历史胜迹普利茅斯石(Plymouth Rock)附近一个古旧的墓地里,安葬了当年移居开垦美国的清教徒;其中有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以下两句语重心长的话:“先人付出如许重价所获致的,我们不要轻易抛弃。” 我们这些二十世纪中叶的信徒,不妨把这两句话,应用到我们的信仰上。我们仍旧是抗罗宗的新教徒,我们必须提出抗议,反对随便把我们的信仰自由抛弃。我们已丧失了早期基督教的单纯和自由。我们也一代接一代地把我们的权利逐一放弃,而这些权利是主用立约的血为我们买赎回来的,就如活出真我的权利、对圣灵的顺服、思想的自由、生活的选择,以及在神旨意下运用钱财的自由。 记着,我们目前的危机,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出自我们中间。

所罗门時的十二行政区

1 Kings 4:7: “Solomon also had twelve district governors over all Israel, who supplied food for the king and the royal household. Each one had to provide supplies for one month in the year.” “All Israel” refers to the territories of the eleven tribes outside of the tribe of Judah. The northern tribes, led by […]

陶恕《受教的心》五、教會的重要

在这世代里,教会是神的旨意最高的启示,教会也是主用自己的血买来的。按圣经所说,任何有效的宗教活动,都必须是依属教会的。让我再说得清楚一点:任何侍奉,若要得神悦纳,就必须以教会为中心,以她为出发点。管它是圣经班、派发福音单张小组、商界基督徒委员会、神学院,或任何从事各种宗教活动的独立团体,都该检讨一下,因为脱离教会,或在教会以外举办的任何宗教活动,都不会有真正的属灵意义。 根据圣经所载,教会是神借圣灵居住的地方,因此教会非常重要。教会绝非普通社团。就如家庭、国家或学校之类;教会是各式各样组织中首要的,因为只有教会才源于天上。 专爱问难的人,也许会问:上文所指的,究竟是哪一间教会?他也许还会提醒我们,教会四分五裂,就算其中有真正的教会存在,也没有人能指出来。对这些冷嘲热讽,我们大可不必理会。我们身在教会内,自然比教会外的人更明了她的缺点;但无论在哪里,只要教会在这黑暗、不信的世代中,发挥她的功效,我们就始终深信她的重要。 只要是信主得救的人,在圣灵里敬拜神,又愿意离弃世界和属肉体的事情的,即使为数不多,但一经圣灵招聚在一起,就成为教会。教会内的信徒,可能散居世界各地,面对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但只要是教会真正的一分子,他里面自然会有一种渴想归家的本能,就如羊对羊圈和牧羊人所生出的渴慕一样。一有机会,真正的基督徒就会聚在一起,安排聚会,一起祷告,一起敬拜,一起研读圣经,以他们所领受的方式擘饼纪念主,并且竭力将福音传给沉沦的世人。 这些基督徒群体,正是基督身体的细胞;每一群都是真正的教会,也是普世教会的一部分。圣灵就住在这些细胞组织里,又借着他们在地上做祂的工。谁人轻视这些地方教会,就是轻视基督的身体。 教会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十六18)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