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断的墙

犹太人的圣殿内部是不许外邦人进去的,外邦人只可在「外邦院」的范围内活动。 在外邦院与犹太人的「以色列院」之间有高高的围墙,有四个进口及石级,每个进口处的墙上均刻有警告的话「外邦人不得人内,否则处死」。 所以外邦人只能在墙外的外邦院行动,如有外邦人愿意学习敬拜神,也只能在外邦院。  埃提阿伯太监上耶路撒冷去礼拜时,也只能在外邦院,该院亦有犹太拉比为外邦人学习礼拜的顾问,并出售犹太圣经的手秒本(徒八章26-40节)。  那几个希利尼人到耶路撤冷去学习礼拜,也是在外邦院,他们愿意见耶稣,耶稣却在以色列院之内,他们见不到耶稣,所以他们对腓力说话(约十二章20-23节)。 有一次保罗带着几个犹太人到圣殿里去行洁净之礼,那些反对保罗的犹太人,因为看见一个以弗所基督徒特罗非摩在城中同行,便以为外邦人曾与保罗一同进圣殿的以色列院,于是大起骚动(徒二十一章26-30节)。 其实特罗非摩只能在外邦院。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圣殿中至圣所前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二十七章3l节),这神迹的出现表示神与人之间的「隔膜」已被清除,圣殿这一张遮蔽的幔于是非常重要的,也已被神撕裂。 所以希伯来书作者认为,「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章19-20节)。 但这件事只表示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了,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文化和心理隔膜仍然存在。 所以彼得也曾装假,不愿和外邦人在一起吃饭(加二章11-14节)。 直到纪元后70年罗马将军提多带兵毁灭耶路撒冷城,曾拆毁及污秽圣殿,连那以色列院与外邦院中间隔断的墙也拆毁了。基督成全了律法(太五17)、丰满了律法(太五21-48),了结了旧造生命的罪案,就除去了这些隔绝。旧人都是亚当的后裔,无法与神和睦,又有出身、背景的分别,所以也无法彼此和睦。若要与神、与人和睦,必须活在新人里面。信徒之间在基督里已经「合而为一」,被共同建造成基督的身体教会,从此不再有犹太人、外邦人的隔阂。主耶稣在自己里面把双方造成一个新人,成就和平,并借着十字架消灭彼此间的敌意,使双方借着自己的身体与上帝和好了。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马梅尔定监狱 (Mamertine Prison)

马梅尔定监狱(Mamertine Prison)是一个古罗马监狱,在古罗马时代称为Tullianum,始建于主前8世纪,比罗马城的历史还要古老,位于古罗马广场(Comitium),卡比托利欧山东北山坡,面对元老院(Curia)和涅尔瓦、韦帕芗和奥古斯都的帝国广场(Imperial Fora)。 古罗马并不长期监禁犯人,对犯人的惩罚是罚款、劳役和处死。因此,监狱不是长期监禁犯人的地方,而是犯人等候受刑的地方,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只是一个黑暗、恶臭和阴冷的地下室。这座监狱通常只关押高级囚犯,被击败的外国将领在凯旋式示众后,关押于此,最后仍公开勒死,除非碰巧自然死亡(罗马法不承认监禁本身作为惩罚)。 公元前63年,喀提林阴谋成员在处决之前,被关押在这座监狱。传统认为,保罗和彼得在殉道之前也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 不清楚这座监狱何时关闭,但这个地方从中世纪已经用作基督教礼拜场所,目前被2个教堂占用:上层是木匠圣约瑟堂(Chiesa di S.Giuseppe dei falegnami),下层是狱中圣伯多禄堂(S.Pietro in Carcere)。 下层教堂祭台上的十字架是倒置的,因为根据传说彼得是被倒钉十字架。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陶恕《胜过撒但》八、今天你是否活出了谦卑

……你们各人也都要彼此以谦卑为装束,因为「神敌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彼前五5,新译本) 使徒彼得劝勉信徒,各人都要以谦卑为装束彼此相待:我们可实际上推想出一幅图画:基督徒每天活出谦卑,就如穿上了制服一般能识别出他的真正身分,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人的装束往往反映他在社会中的身分和地位。我们今天的「公仆」,亦惯常穿着不同类型的制服,来让人识别出他们的身份。我们即使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当遇到突发的事情需要求助,也会懂得四周张望,看有没有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可以提供帮助。 因此,圣灵借着使徒彼得提醒在基督身体内的所有成员,要在爱心、怜悯和恩慈的连结中彼此顺服。这种真诚的顺服和谦卑心态,便实在成了我们的制服和装束,显明我们已得救赎,是耶稣基督的顺命门徒,和我们是属于祂的! 信徒必须认识一个事实:基督耶稣既以谦卑的装束来到世界,祂就必然会出现在那些以谦卑为装束的人中间。在谦卑人中间必然会找到祂。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道理。圣经清楚教导我们,当一个骄傲、顽梗的人去抗拒神,他大可以预期神也会敌挡他。当一个人用说话和行动去攻击一个基督徒,纵使他指出的事实可能正确,却会发觉神阻挡他,因为他的心思和态度都错了。神会越过事情的表面,看人的内心和态度。当我们被别人中伤或恶待时,神在那刻最关注的,便是你会以什么态度去回应。你会否颗露出一种顽梗的心态,要急切地作出报复?倘若你抗拒圣灵的提醒,不去学习表现出救主耶稣基督的爱与恩慈,那么,你可以肯定一件事:神将要阻挡你 !这并不表示神要改变立场,偏帮那个恶待你的人。它只是表示,神要阻挡你,因为祂由始至终都阻挡顽梗的人。 当神因为某人的内心和态度有罪而敌挡祂的时候,那人的灵性便会逐渐倒退,标示着审判已经临到。由于那人不愿意向神降服,便会逐渐变得硬心,结果便会变得苦毒怨愤。他会逐渐失去基督徒的喜乐,再不会结出圣灵的果子,却会像变酸的果酱那样发酸——说一个被神敌挡的人,将会自作自受地不断发酸变臭,决不是夸张。神碓实会敌挡骄傲人,而我认为重点是在于:那人在理方面未必有错,但他的心灵却在考验中不及格! 基督徒经常会问:「难道我碰到任何人生际遇,都必须谦卑自己和温顺地接受吗?」我想这就是答案:作为基督徒,我们的谦卑决不可违背道德或真理。倘若我们要谦卑自己,就等于要在真理上妥协,这就不能为。倘若这等于要在道德上妥协,这也决不能为。神决不会呼召人去降低自己的人格,无论是从道德或真理而言。但我却实在得到神的呼召,要在大能的手下谦卑自己,让敌对我们的一方,向我们掷石头吧! 神呼召属祂的人要真正谦卑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个应许:到了时候,祂就会使我们高升! 「到了时候」——这是指到一个从各方面来看都是合宜的时间。神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去完善我们,又能归荣耀给神,还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好处。那便「到了时候」。也许在神的旨意中,祂预期我们要等很久,祂才能荣耀我们或高升我们。祂可能要我们在谦卑和顺服中,劳苦作工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祂的时候未到。弟兄们,神知道什么对我们各人最好,以至能模塑我们成为合乎祂心意的圣徒,在一切事情上尊荣祂并归荣耀给祂! 神说过,到了时候,祂必叫你高升;但请记住,祂所指的是祂的时候,而不是你的时候!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正置身在烈焰的火炉中,那是一种特殊的属灵考验。你的牧者未必知道,其他人亦未必知道,但你一直在祷告中问主:“祢为何不把我救出来呢?”在神的计划中,它还未到时候。当你经历完火的试炼,神就会把你救出来,你的衣服不会留下烧焦的气味,而你也不会受伤。唯一会使你受伤的,就是你坚持神要早过祂的计划把你救出来,这种坚持便使你受伤。 主已经应许,到了时候便使你高升;祂由始至终都信守祂给子民的应许。我们既已成为神的儿女,就一定不介意去等。一个活在神旨意中的圣徒,当然不会介意时间。惟有罪人才没有时间。他必须赶快,否则便要去地狱:但基督徒却有永恒的福乐在他的面前。 我们基督徒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我们在试炼完结之前,不断坚特要证明自己有理。神已经明言,祂要试验我们、考验我们,当试炼完结,祂会亲自证明:「经得起考验,证明是配得的!」我唯一祈求,所有基督徒在等候主再来的这段期间,都懂得如何表现出自己是信靠神的儿女。保罗曾经写道,耶稣是在时候满足便降世为人——-那个时候,神要祂降世,为的是可以为我们的罪受死。彼得说,「到了时候」神必叫我们高升,这句话是要指出一个事实:耶稣将要照着神的时候再来到地上。神在这期间对我们的心意,是要我们彼此在谦卑中顺服,借此预备祂的儿子再来,与众圣徒一同高升!

《以弗所书》背景

《以弗所书》有很多不同于其他保罗书信的特征。 本信很少提及其他人、没有问安的话,也没有发信或收信人之间的私人信息。 所有其他保罗书信都根据对方的特定问题加以回应,但本信并没有什么特殊问题需要处理,很少提及收信者的处境,读起来好像是一篇讲章,某些地方甚至像祷文或赞美诗。 《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之间相似之处数量之多、篇幅之长,在新约书卷中绝无仅有。 有人指出《以弗所书》一百五十五节经文之中,有七十五节以不同的相似程度出现在《歌罗西书》里面。 这两封信的组织和论证很相似。 两者的开始都是关乎教义的段落,所赞颂的亦同样是基督的荣耀和祂旨意的威荣。 两者接下来都把其中的教训应用在个人生活中,又都同时进一步作出关乎人际关系的劝勉。 两者论及基督徒生活,都说要脱去旧人,穿上新人(弗四17;西三5)。 两封信都讨论到基督徒当怎样「行事」,又谈及谢恩不但是本分,更要在赞美和唱诗中表达出来(弗五15-20;西三16-17,四5-6)。 有关夫妻、父母儿女,和主仆关系的教训十分相像,只是《以弗所书》中的(弗五22-六9)比《歌罗西书》更详细(西三18-四1)。 两封信都提到保罗所受的捆锁,以及他宣讲福音的奥秘(弗六18-20;西四3-4)。 此外前面谈及使徒被差遣传讲福音奥秘,也颇为近似(弗三1-13;西一23-29)。 保罗曾在凯撒利亚(徒二十四27)、罗马(徒二十八30)长期被囚,最可能是于主后57-62年被囚于罗马期间写下这两卷书信。 他首先针对歌罗西教会特殊的处境和危机,写下《歌罗西书》。 然后,他进一步思考教会在神旨意中的地位,关注全体教会,特别是小亚细亚省的教会,因此写下《以弗所书》供各教会传阅。 弗六21-22和西四7-8几乎完全相同,可能因为保罗在写好两封信准备送出之时,一起写下了结语。 「推基古」(弗六21;西四7)可能就是传递这两封书信以及私人信件《腓利门书》的信差。 本信的上款原是空白的,信差可以在每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名称。 以弗所教会是小亚细亚省最有名望的教会,因此其所保有的副本最常被人抄录,这成了「致以弗所人」一名的由来。 《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是保罗在监狱里给教会写的三封书信,被称为「监狱书信」,都是非常明确地让人注视基督。 《以弗所书》启示了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歌罗西书》启示了基督是教会的元首,《腓立比书》启示了教会活出基督见证的路。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罗马帝国的邮政

奥古斯都创立了罗马公共邮政(Cursus Publicus),通过罗马道路系统运送官方邮件。邮差会戴着一顶独特的皮制邮帽,战车上有箱子用来装载邮件。在特别的情况下,驿马当天就可以把信件传递到800公里外。罗马道路的开通也促进了私营邮递业兴起,例如Tabellarii就是一家用奴隶送信的邮递业务经营者。大部分平民是靠旅行者来携带信件。那时寄信比现代困难得多,信差需要长途跋涉,信件越短越容易携带,已出土的当时一万四千多封书信通常最多是200字左右。相比之下,保罗的书信都非常长,平均1300多字,《罗马书》更长达7000多个字,可能是当时最长的一封书信。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

陶恕《胜过撒但》七、心灵的黑夜

犹记得他们怎样把耶稣钉在十字架吗? 犹记得那遍地的黑暗,连父也把脸隐藏起来的情形吗? 这正是耶稣所走的那不朽得胜的路。祂尚且这样,何况我们呢?  圣灵在新约时代的工作,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引导信徒在每天生活中认识耶稣基督的美丽与完全; 第二, 率领信徒迈向得胜与蒙福之地, 正如昔日约书亚把以色列人带进应许地般。 第一个目的,不难达到;第二个目的,则不易为了。许多基督徒都会承认在他们面前还有大量未得之地, 奈何他们不愿前进。若要认识基督、得着基督、明白祂复活的大能、效法祂的死, 要走的路还很远; 若要承受我们在基督里本该享有的一切, 我们得把万事都看作有损。 我们自知不足,但我们却不愿随圣灵的引导进深。只有在水深之处,我们的内心才可纯洁无瑕, 才能完全爱慕神, 才会把祂该享的赞美归给祂。虽然我们犹豫、怠慢、后退, 神却一直不放弃,圣灵还是那样信实、仁慈、忍耐, 千方百计要率领我们攀那属灵的高峰。 一位圣者曾提出这样的警告:“ 信誓旦旦,满腹妙策,总不如诚信的实际行动。”他还说: “ 口讲完美、空谈成圣的家伙多的是。” 耶稣不是说:“ 空谈便可做我的门徒了。”祂说要借你的果子和行为把你认出来。这是一条万试万灵的金科玉律, 你也不妨以此自我衡量。 不管你说得如何动听,神总会把你筛出来。只有那些在祂的荣美中仰望祂,在祂的慈爱中寻觅祂的人, 祂才会牵引到底。 基甸的故事告诉我们, 神是重质不重量的。基甸带了三万二千人前往抗敌,神对他说:“ 人太多了, 凡惧怕胆怯的, 由他们回去吧! ” 结果走了二万二千人。但神仍说: “ 人还是过多, 那些还未做好应战准备的, 不配入伍。” 很少传道人会任凭那二万二千人离去,但神强调的是素质,祂要的是那些愿意和祂合作, 执行祂旨意的人。 基甸把那余下的一万人带到河边, 依神的指示试验他们, 结果及格的, 仅得三百人。那些因着神的恩慈而肯改变自己生活模式的人,神选上了;那些不了解神施福心意的人,神撇下了。 曾几何时,我们切慕得胜,勉力前行,但得来的却只是更多的颠簸、试炼和失望。我们不禁仰首问苍天: “ 黑夜究竟有多长”?  让我们重新思想耶稣基督所走向的那不朽得胜的路。犹记得祂在那里汗流如血的园子吗? 犹记得祂在那给人换上紫色袍、给无情掌掴的衙门吗? 犹记得祂众叛亲离的凄酸吗?犹记得那通往加略山的窄路吗? 犹记得祂被钉十字架的经过吗? 犹记得那可怕的六小时, 那遍地的黑暗, 连父也把脸隐藏起来的情形吗? 犹记得祂把灵魂交出、断气的一剎那吗? 这正是耶稣所走向的那不朽得胜与永恒光荣的路。祂尚且这样,何况我们呢?  […]

罗马的道路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您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吗? 罗马道路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由公元前500年开始,并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国的扩大而延伸。 这些罗马道路为罗马军队、官员及平民带来便捷的交通路径,更促进陆上通讯及贸易。 这些道路由地方小路,连接上广阔、长距离的公路,连接各主要市镇及军事基地。 罗马道路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 道路由弧形的石头组成,这些石头形式和高于路面的行人道以方便排水,而道路两旁除有行人道外,还有马道和排水沟渠。 罗马道路的建设有赖于精确的测量工序,包括透过切割山坡,用桥连接河流和沟壑,湿滑的地面部分用木桩作地基支撑。 当罗马国力达到最顶盛时期,有超过29条大型军事公路由首都罗马以辐射式向外扩散,接上罗马帝国内113个省份372条大道,总长超过40万公里,其中8万5百公里 的道路已经铺石。 单在高卢,有超过2万1千公里道路,在不列颠也有至少4,000公里的罗马道路。各地的小路连上了广阔、长距离的公路,把各主要市镇和军事基地连在一起,为军队、官员及平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促进了贸易,更为福音的广传铺平了道路。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

罗马书的影响

因为访问罗马教会的计划一直有阻隔,保罗只能以写信代替亲自造访,结果这卷书信所阐明的福音真理不仅造就了当时的罗马教会,更造就了历世历代神的教会。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罗马书对后世的影响: 1)主后386年夏天,奥古斯丁偶然读到罗十三13-14,刹时被圣灵光照,从此彻底翻转,成为中世纪早期最伟大的神学家。 2)1513年秋天,Wittenberg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读懂了罗一17,理解了保罗所释放的福音真理,从此引发了宗教改革。 3)1738年5月,约翰·卫斯理在参加伦敦Aldersgate街摩拉维亚弟兄聚会时,听到马丁·路德的罗马书注释序言,突然奇妙地得着了得救的确据,从此彻底翻转,燃起了18世纪福音派的复兴之火。 罗马书除了在教义上有若中流砥柱,在教会历史上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从教父时代的奥古斯丁开始、路德、加尔文、约翰韦斯利…因着罗马书被圣灵彻底翻转,成为被神大大使用的仆人,这些教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因为罗马书得到属灵的复兴或洞见,进而对教会作出了不凡的影响,更有无数的信徒因为深读罗马书而翻转了生命,从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发现罗马书有一项特殊的功能,这卷书有若一道大光,它催逼罪人回到神的面前,引领偏离神的教会归正。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陶恕《胜过撒但》六、教会也会后退

噢, 让我们赤诚坦荡的认定耶稣; 把所有的事物、一切向人、整个世界都全踏在脚下, 心灵只向唯一的恋人—— 神的儿子敞开。 如果我们能重新认识救主耶稣基督是何等可爱,那么教会内的那股属灵冷锋将会溜得无影无踪。 基督徒啊, 你该像列祖般热切地爱恋着救主! 我这主张是有圣经根据的。个人会后退, 堂会会后退, 甚至宗派也会后退!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耶稣直截了当地指出:“ 你已失去起初的爱心”,“ 起初”不是指次序先后,而是指程度强弱。 祂的话指出了教会最大的失误—— 与基督关系疏离。为什么我们还不对症下药呢? 只有恋慕全然可爱的主, 我们才可以与祂沟通无间。但为什么我们没有从书籍中、从电台宗教节目中、从教会讲坛上厅见这番呼唤呢?  难道我们不相信耶稣基督能够与属祂的人建立日久弥坚的亲密关系吗? 认识神是一回事,继续经历神的无比丰盛却是另一回事。保罗说:“ 我要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有什么较耶稣基督本身更能驱使我们深切认识祂呢? 祂不但是真理之源,更是真理的本体;祂不但是美善之源,更是美善的本体;祂不但是智慧之源, 更是智慧的本体。祂里头蕴藏了无穷的智慧与知识。 祂不但是恩典之源,祂更是恩典的本体;祂不但是生命之源,祂更宣告:“ 我是生命。” 祂不但是爱之源, 祂更是爱的本体。 祂复活,祂永存不朽,祂如诗歌所颂赞的,“ 是父神荣耀的光辉,是父神脸上的骄阳”。在诗歌“ 美哉主耶稣” 中有两节鲜为人熟悉的歌词告诉我们, 当万物尽化作乌有时,耶稣还长远永活。其中一节是这样的: “ 地上至善美丽, 天上至荣光辉, 尽蕴借基督耶稣里; 眩目万千事, 顿全失影踪,主无瑕纯洁独恒照。” 爱情叫人兴奋,我们这些恋慕救主的人每念到祂是谁、祂是什么时,心儿总会秤然跳动。地上的事物对我已失去吸引力,因此我和朋友显得格格不入。当有人驾着时尚新款的汽车擦身而过时, 我不会啧啧称羡; 当有人兴高采烈地谈论他们的新居时, 我也无动于衷。神曾说若我们见过那座由祂亲手设计、建筑, 有根有基的城时, 世上人手所做的房屋就算不得什么了。 据闻亚伯拉罕自从目睹神所经营的城后,便没有为自己筑过一幢久居之舍,我心系此城, 甘愿今生简居帐棚, 因知天上才是我永远的家乡,那里会是我所见最美丽、最惬意的地方。可叹基督徒常忘掉“ 地上至善美丽, 天上至荣光辉, 尽蕴借基督耶稣里; 眩目万千事, 顿全失影踪,主无瑕纯洁独恒照。” 诗人是从灵魂深处孕育出这些字句来的,他必是在神眼中的一位超凡信徒。他每天与主携手同行, […]

《罗马书》背景

新约圣经由历史和书信组成。历史包括四福音和使徒行传,四福音是讲神如何借着衪的儿子来预备救赎,把人恢复到起初被造的目的里;使徒行传是讲圣灵带领使徒传扬福音,建立被称为基督身体的教会;书信是讲到教会的属灵建造,神指导祂的教会在地上如何行事,成就神荣耀的目的。 当时的罗马是一个同性恋的温床, 罗马的头15个皇帝之中,有14个皇帝是同性恋,保罗一再谈到罗马的情况,整个社会道德败坏到了极点,子女违抗父母,人民无法无天,暴力和犯罪到处泛滥;在政治和社会上,罗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当时的罗马人个个想尽办法逃税,人头税根本收不到,可是罗马书第十三章吩咐基督徒一定要好好地纳税。 罗马的教会并不是由使徒建立的,可能五旬节在耶路撒冷信主的「从罗马来的客旅」将福音带回了罗马,百基拉和亚居拉就是来自罗马教会(徒十八2)。第四世纪的拉丁教父安波罗夏斯特(Ambrosiaster)指出,罗马人「接受了基督的信仰,不过却是按犹太教的方式;他们没有先看见神迹,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位使徒」。罗马教会最初大部分是犹太信徒,大约主后49-50年,因在罗马的犹太人中发生骚乱(可能是犹太教徒逼迫基督徒引起的),罗马皇帝革老丢(主后41-54年在位)大规模驱逐犹太人离开罗马。后来此令未被彻底执行,离境者也逐渐回迁(徒二十八17)。在犹太人被驱逐期间,罗马教会的外邦信徒大大增长,等犹太信徒回来以后,外邦信徒人数已经超过犹太信徒,罗马教会变成了以外邦人为主的教会,所以保罗提醒他们不可向犹太弟兄夸口。这卷书信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个情况。犹太人和外邦人一样,都是罪人,都要靠同样的方式得救,将来要进同样的天国; 接着保罗批判了外邦人的放纵和犹太人的律法主义,并强调要因信称义。 罗马教会收到此信后,可能再三抄录,广为流传。从第二世纪开始,保罗的书信就以全集形式流传,称为《保罗书信全集》。目前最古老的保罗书信抄本是来自埃及的第二世纪末蒲草本46号(Papyrus 46),《罗马书》居首。在新约圣经最后所定的保罗书信顺序中,《罗马书》位列第一。这既是因为它是最长的书信,也因为它非常重要,堪称「保罗福音」。 《罗马书》完成后约4年,即主后60年,保罗终于来到罗马。他以囚徒的身份被押送到罗马,却得到罗马信徒凯旋式的出城迎接(徒二十八15),使保罗大得鼓舞。此后两年中,他留在罗马,在他自己所租的房子中被兵丁看管,但可以接待访客,并在罗马帝国的中心宣扬福音(徒二十八30-31)。 《罗马书》完成后约8年,即主后64年,罗马被一场大火所吞灭,尼禄皇帝把基督徒当作替罪羔羊来逼迫,保罗可能在这次逼迫中殉道,被斩首于奥斯田大道(Ostian Way)旁的亚奎撒斐亚(Aquae Salviae,即现代的 Tre Fontane),他的坟墓在「圣保罗墙外」(San Paolo fuori le Mura)大教堂的祭坛底下。 请添加新媒体小组微信防失联,我们一起交流👆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