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力和亞舍拉

在迦南的宗教中,巴力(Baal)是雨水与农作物的神,每年的雨季就是巴力战胜大水与海洋带来的雨水,旱季就是巴力被死亡与干旱之神摩特(Mot)杀害。而巴力的配偶亚舍拉 (Anath)把摩特打败之后,巴力又复活,重新带给大地雨水。迦南人认为秋季的雨量与春季的作物发芽,都是因为巴力与其配偶交合所带来的繁殖力量。因此,行淫成为巴力崇拜仪式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牲畜的多产、农业的丰收,所以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迦南人要与神庙中的庙妓行淫。此外迦南人其他的献祭仪式还包括焚烧儿女、占卜、观兆、行邪术、交鬼,都是「耶和华所憎嫌所恨恶的」。 迦南人习惯在高处与大树下敬拜假神,在”高山、小山、青翠树下”建筑”祭坛”,又立起石头的”柱像”代表男神,称为”柱像”; 立起”木偶”代表女神,称为”木偶”或”亚舍拉柱”,并且用”雕刻的神像”来控制神明。男神和女神的名字及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地方的迦南人有不同的说法。男神的名字通常是”巴力 Baal”,但不同的地方又有地方特色,如”巴力·毗珥”、”巴力·比利土”、”巴力·西卜”,统称”诸巴力Baals”。女神的名字有的地方叫”亚舍拉 Asheroth”、有的地方叫”亚纳特 Anath”、有的叫”亚斯她录 Ashtaroth”,通常认为她是巴力的妻子。 尽管耶和华神在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前,反复警告他们不能随从迦南人拜假神,但是以色列人没有顺服神的旨意,进入迦南地后很快就败坏了。北国和南国都有拜假神的王,因此整个国家迅速败落,最后北国被亚述所灭;南国被巴比伦所灭,国家灭亡。 “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耶和华在你们面前怎样使列国的民灭亡,你们也必照样灭亡,因为你们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话。”(申命记 8:19-20)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

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 在挪亚洪水之前,动物就有洁净和不洁净之分,不洁净的动物不可以拿来献祭。关于动物是否洁净、是否可以食用,在圣经《利未记》11章和《申命记》14章都有详细的说明。神只把少数几种动物划为可吃的”洁净”动物,这些动物大都是温顺的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巨大;神把绝大部分野生动物都划为不可吃的”不洁净”动物,实际上是对这些动物最好的保护。 神晓谕以色列人什么动物可吃,什么动物不可吃,但并没有说明理由。虽然今天的医学知道,食用”不洁净”的动物的健康风险都比较高,但神让百姓”把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可吃的与不可吃的活物,都分别出来”,并不只是为了健康,而是要让祂的百姓,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将自己”分别出来”,”成为圣洁”。 现在的以色列社会仍然谨守摩西律法中关于洁净与不洁净食物的要求,那么基督徒在吃东西方面到底有没有什么忌讳呢?是否也要遵守摩西律法呢?在《马可福音》中主耶稣说:”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保罗也说:”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但对于营养过剩的现代人来说,如果我们尽量遵照这些条例控制饮食,也可以”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对身、心、灵的健康也是一件很有益的事。然而我们基督徒要明确的是,当我们相信并接受福音时,圣灵就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洁净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毋须再接受割礼、摩西的律法及犹太拉比的口头遗传。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我们的心灵得蒙洁净,不是因着遵行外面洁净的规条,乃是因着信主而领受圣灵的更新——惟义人因信得生。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Philistines,希伯来语פלשתים, plishtim),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老民族,其领土位于今日加萨走廊及以北一带,并在后来的文献中被称为”非利士地”。然而非利士人并不是迦南地的原住民。那么,他们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根据创世记10:7-14 记载:“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麦西生…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圣经》记载,上帝带以色列百姓从东边过约旦河到应许之地,也陆续带领另外一群人从西边来到这里,那群人就是来自“迦斐托”(即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的非利士人,耶和华将先前住在迦萨的亚卫人除灭,使非利士人接着在那里居住。【申二23】 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进入迦南地后,以色列人住在山上,非利士人住在沿岸的平原(即今天的迦萨走廊,巴勒斯坦人自称他们是非利士人的后代)。非利士人有五个大城,就是迦萨(Gasa)、迦特(Gath)、亚实基伦(Ashkelon)、亚实突(Ashdod)和以革伦(Ekron)。这几个城市名称在圣经中屡次出现,非利士人一直都是以色列人的大敌。圣经中撒母耳、参孙、扫罗和大卫的故事都涉及了大量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他们长期垄断了锻造铁的技术,在沿海平原从事农业、畜牧和海上贸易,越来越强盛。主前12世纪,非利士人开始向内陆发展,扰害欺压以色列人。直到大卫在利乏音谷两次大胜(撒下五17-25),才制服了非利士人(撒下八1)。南北分裂以后,非利士人对南国犹大的侵扰一直延续到被掳巴比伦(结二十五15-17)。 在《阿摩司书》九章,上帝透过阿摩司说:“我岂不是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吗,领亚兰人出吉珥吗?”神不但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也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领亚兰人出吉珥。在进入应许之地后神继续带领以色列人的道路,他们顺服时赐福;他们悖逆时就使用周围的外邦人来管教他们。上帝是全地的主、公义的神,万国都在神的掌管之下,祂厚赐万物,为要成就对全人类的救恩。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申命記》背景及簡介

《申命记》是《圣经》全书、也是《摩西五经》的第5本书,它是被新约圣经引用得最多的四本书之一(其余三本是创世记、诗篇及以赛亚书)。在旷野流浪了40年之后,以色列的子孙又回到应许之地的门槛上。在这个时候,摩西写下此书来阐述他们的前景、将在约旦河的对岸遭遇的困难及向百姓提出的最后训示。 《申命记》是《出埃及记》之后40年写的,在那40年的期间,年长的一代全死了。当初离开埃及、走过红海,来西奈山扎营,除了摩西、迦勒和约书亚之外,第一次听到十诫的成年男人全都死了,因为他们违背了律法。当初在过红海和在西奈山扎营的时候,新一代都还是小孩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根本不记得上一代离开埃及的这段历史。这个时候摩西120 岁,上帝告之他不能进应许之地,他必须把全部的律法重新复述一遍。新的一代必须要重新听到这些律法,自己再一次跟上帝立约。他们将要亲眼看到水分开的神迹。这次不是红海,而是约旦河。 在完成摩西五经和指定嫩的儿子约书亚为他的后继者,摩西登上尼波山观看应许之地后便死在那山上。耶和华将他埋葬,从那时起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所在。摩西虽达120岁的高龄,但逝世前他“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耶和华曾任用他行各样神迹奇事,因此《申命记》最后一章评论说:“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 神赐下律法,指示了“耶和华的节期”、安息日、安息年和禧年,但是神没有阻止以色列人犯错,正如神允许发生金牛犊事件(出三十二4)、献凡火、破坏安息日(民十五32)等事情发生,神要借此表明,人要得着真正的安息,必须有三个条件:敬畏神、互相尊重、互不亏欠,三者缺一不可。历史证明,虽然远离神的人类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试图实现互相尊重、互不亏欠的理想,但如果不首先敬畏神,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能得到安息。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曠野中的42站

在民数记三十三章,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从出埃及到摩押平原的四十年里,以色列人曾经在许多地方安营,但神只吩咐摩西记载了其中一部分站口:省略了一些,如”他备拉”;又增加了一些,如”红海边”,最后的总数是四十二站。今天这四十二站的准确地点已经不能完全确定。 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的四十二站 1. 兰塞      15. 利提玛  29. 曷·哈及甲 2. 疏割        16. 临门·帕烈  30. 约巴他 3. 以倘       17. 立拿  31. 阿博拿 4. 密夺 18. 勒撒  32. 以旬·迦别 5. 玛拉  19. 基希拉他 33. 加低斯 6. 以琳   20. 沙斐山  34. 何珥山 7. 红海边   21. 哈拉大 35. 撒摩拿 8. 汛的旷野  22. 玛吉希录  36. 普嫩 9. 脱加   23. 他哈  37. […]

巴蘭的詭計

在《民数记》22-25章中记载,当以色列人来到摩押平原的时候遇到最大的危机。那时他们沿路势如破竹,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因此士气大增。摩押王巴勒惊慌失措,从亚兰请来术士巴兰,叫他奉以色列神的名去咒诅以色列,但是每次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最后都会变成祝福他们。巴兰为摩押王咒诅以色列人的计划一直没有成功,巴勒非常生气。 最后巴兰想到了一个办法来回报赏金,他让摩押王巴勒送美人给以色列人《民数记25:1-3》《启示录2:14》。在这样的试探面前,以色列人跌倒了。因着巴兰的计谋,摩押和米甸女子引诱以色列人行淫,一起跪拜她们的神,得罪了耶和华,以致神的百姓遭遇瘟疫的惩罚。 然而在以色列营中,有一个男子得到了上帝的赞许,因为当一对男女在会幕门口行淫时,他当场用矛刺死他们,他名叫非尼哈,是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只有他为上帝会幕前发生的事情伸张公义。从此之后,非尼哈和他的后裔永远得到了祭司的职任。 后来巴兰在神刑罚米甸的战争中被杀,成为一个反面教材。在新约《犹大书》中,也提到了可拉和巴兰的例子,作者描述那些纵情私欲、唯利是图、狂妄自大的人时说:“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犹11】今天,我们基督徒也要从以色列人的失败中引以为戒,学会敬畏上帝。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民數記》中的耶穌之巴蘭的預言

在《民数记》二十一章记载,当以色列人来到摩押平原的时候,沿路打败亚摩利人的王西宏和巴珊王噩, 士气大增,他们在摩押平原、约旦河东,对着耶利哥安营,俯瞰约旦河,眺望应许之地。 此时摩押王巴勒和散居在国中的米甸人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以色列人。当时的人打仗,会请术士或占卜师来咒诅敌人,助其破敌。他们从亚兰请来了一个异教的术士和占卜师,叫他奉以色列神的名去咒诅以色列。这位术士名叫巴兰,他每次对以色列人发出诅咒最后却都变成祝福,并且他用诗歌预言说:“我看他,却不在现时;我望他,却不在近日。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有一位出于雅各的,必掌大权;他要除灭城中的余民(民数记24:17a、19)。” 在诗歌中,上帝借着巴兰的口,预言将来要来弥赛亚的消息。“星”、“杖”在圣经里面都代表权柄。在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了几位博士可能因着这个预言,通过观察星星得到的指示,从东方来耶路撒冷。他们去见希律王的时候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太2:2) 巴兰的预言在大卫时代初步应验了,但是最后的成就唯借着弥赛亚基督来完成。巴兰说以色列民有盼望,因为有一位弥赛亚出来”必掌大权”,他所掌管的地方不仅仅是迦南地,而是万国、万民、万族、万邦。他就是万王之王的弥赛亚–耶稣基督。

巴蘭和會說話的驢

巴兰是旧约圣经《民数记》第22 到24章中记载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不是以色列人 ,是个外族人的术士和预言家。摩押王巴勒认为巴兰为谁祝福,谁就得福;他咒诅谁,谁就受咒诅,因此聘请巴兰去诅咒以色列人。 巴兰骑着驴去见摩押王,正走在途中,耶和华的使者拦住他的去路。驴看见使者站在路上,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就离开大路跨进田间,巴兰便打驴,要叫它回转上路。耶和华的使者又站在葡萄园之间的一条窄路上,两边都是墙。驴看见就靠着墙边走,将巴兰的脚挤伤了。巴兰又鞭打它。耶和华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狭窄之处,左右两边都没有侧身通过的余地。驴看见耶和华的使者,就卧在地上,巴兰大怒,便用杖打它。耶和华使驴开口对巴兰说:“我做错了什么,你竟打我三次!”巴兰说:“因为你戏弄我。如果我手中有刀,早就把你宰了!”驴对巴兰说:“我是你从小就骑的驴,我可曾这样对你?”巴兰说:“没有。” 那时,耶和华开了巴兰的眼,他才看见耶和华的使者持刀拦在路上,便俯伏在地。使者对他说:“你为何三次打你的驴?我特意来阻挡你,因为你走的路在我眼中是邪路。你的驴看见我,一连躲避了三次,它若没有躲开,我早已杀了你,只放过驴。”巴兰对耶和华的使者说:“我有罪了,我不知道是你拦在路上。如果你反对我去,我就回去。”耶和华的使者说:“跟这些人去吧,但你只许按我的指示说话。”于是,巴兰跟巴勒的使臣去了。(民数记 22:22-35) 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驴子的感受比巴兰还要敏锐,巴兰确实连驴子都不如。没有灵性的驴子不必被神特别打开眼睛,就能「看见耶和华的使者」;而有灵性的人却需要神使他「眼目明亮」,才能「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路上」。巴兰所做的事情与卖主的犹大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趋向灭亡。神打发使者去向他显现,是希望他能悬崖勒马,及早回头。虽然巴兰表面上看接受了耶和华使者的警告,但是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后来他仍然企图帮助摩押王巴勒咒诅以色列人,并且唆使他让摩押和米甸女子诱惑以色列人纵情淫乱,让以色列人陷于罪里。 巴兰在《圣经》中被多次提起,是让人引以为戒的负面人物。彼得在《彼得后书》中,形容那些贪得无厌、纵情私欲的人时说:他们离弃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他却为自己的过犯受了责备;那不能说话的驴以人言拦阻先知的狂妄。(彼得后书 2:15-16)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民數記》中的耶穌之銅蛇

在《民数记》二十一章中记载,以色列人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民数记 21:4)他们来到亚拉法山谷,从那里进去是一个深谷,叫做蛇蝎谷,那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干旱、漆黑、到处都是蛇蝎出没。以色列人抱怨连天,就怨讟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神所赐的吗哪)。”【民21:5】上帝就惩罚他们,让一条火蛇进来,结果很多人被蛇咬,死亡的人数不断攀升,他们才呼求上帝,承认自己不该发怨言。他们认罪悔改求上帝拦阻那条蛇,但是神没有拦阻那条蛇,而是吩咐摩西在杆子上挂一条铜蛇,把它立在山上,俯瞰山谷,被蛇咬的人只要抬头看一眼杆上的铜蛇就不会死。这是上帝的解药,果然有效。 《约翰福音》三章14-16节,“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圣经从前所启示的,是基督的代死,所流的血的功效和因信称义。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乃如铜蛇被举在杆上,以色列人因仰望铜蛇而得活,罪人因相信主耶稣而永生,整个救恩都是主耶稣成就的,人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只要用信心去接受祂所成就的,就能得着永生。 虽然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家,但与国际医学界一样,“蛇杖”图形同样被应用在各类和医学有关的标志上,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蛇杖背后的意义,其实它就来源于圣经的这段关于铜蛇的记载。圣经从未距离我们千里之外,而是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大卫鲍森《旧约纵览》系列录音编辑整理

可拉等人的叛亂

在《民数记》中记载,有一些人公然违背上帝的旨意,其中最嚣张的是利未支派哥辖族人可拉。可拉一党与流便子孙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造反,由于不满足于只听命亚伦祭司的指导,可拉质疑亚伦的祭司身份,指控摩西、亚伦专制独裁; 而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是以政治的理由,来反抗摩西的带领。利未支派哥辖族和流便支派都在会幕的南面安营,都处在会幕”右边”尊贵的位置,但这两伙尊贵的人却合谋背叛,谋求更尊贵的地位。 此外,以色列会中有名望的二百五十个首领,也聚集攻击摩西、亚伦,一起质疑摩西的权柄和亚伦的祭司职分。他们不相信是上帝拣选摩西和亚伦而认为他们俩自封领袖,甚至说他们无能,这些以色列首领不但没有自己检讨自己的错误,反而推卸责任,把不能进迦南地的原因推卸给摩西。 面对这样的挑战,摩西没有替自己争辩,而是把主权交给神。摩西让可拉党的人和亚伦各拿自己的香炉。把香放在上面,站到耶和华的面前。于是他们各人拿一个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同摩西、亚伦站在会幕门前。可拉招聚全会众,要攻击摩西、亚伦;耶和华的荣光就向全会众显现。摩西叫大家远离可拉、大坍、亚比兰那些人帐篷的四围,接着就有火和闪电从天而降,耶和华击打那些帐篷,那些叛徒脚下的地就开了口,把他们和一切跟从他们的人都吞下去,活活坠落阴间,又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然而神并不因为“可拉的背叛”而不再使用他的后裔,撒母耳先知、大卫诗班的领袖“歌唱的希幔”都是可拉的后裔,诗篇中有十多篇出自可拉的后裔。 接着,摩西让所有的首领,按着支派,共取十二根杖,各支派族长把名字写在每支派的杖上,并将亚伦的名字写在利未的杖上, 把那些杖留在上帝约柜前过夜。到了早上,只有亚伦的杖发了芽,上头还开了花,结了熟杏。上帝借此证明亚伦是祂拣选的,亚伦没有自封为领袖。 可拉高举“成为圣洁”,却不肯“记念遵行神一切的命令”、不肯顺服神所设立的权柄。《犹大书》就提出可拉这个例子,目的是要警告基督徒,千万不要质疑上帝的拣选。圣经告诉我们,那样的人“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犹11】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光圣经地理网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zh_TW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