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義人之根》二十四、為熊熊爐火感謝神
卢德福因被喜乐的灵充满,以致能在严厉和痛苦的试炼中呼叫:“赞美神!为铁锤、锉刀和火炉赞美神!” 钉子和铁锤都是工具,钉子只要记住,铁锤不过是木匠手中的工具,因为下一次要锤谁的头和用哪一个铁锤来锤,完全决定于木匠,他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要钉子顺从木匠的心思,并稍微瞥见木匠为它的将来作了美好的安排时,就会在铁锤下顺服,丝毫不发怨言了。 至于锉刀,把金属削去多少,要削成什么形状,和锉刀要锉多久,并不决定于锉刀,完全在乎主人的心意如何。那块金属无需指定锉刀在什么时候锉它,怎样锉它,只要接受主人的安排就是了。 火炉是最厉害的了。每次放燃料进去,它就剧烈燃烧,直至燃料化为灰烬,凡不能燃起来的都熔进一堆没有用的废料中,它才会平息和安静下来。 明白了这一切道理以后,卢德福怎能不在心里为铁锤、锉刀、火炉赞美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爱那铁锤的主人,钦佩那运用锉刀的工匠,更崇拜那为儿女的永远福祉而把炉火烧旺的主。 我们很容易以为,基督教是救人脱离痛苦的方便之门,既可逃避过去犯罪应得的刑罚,至终又可上天堂。在我们中间,切切渴望摆脱一切不洁的事,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学习基督的样式的人已不多见了。 魔鬼,以及任何事和任何人,都是神所用的铁锤、锉刀、和炉子,祂必须用这些“工具”来使圣徒成为真真正正的圣徒。 无容置疑,我们这个世代的人已经变得太软弱,以致难以攀上伟大的属灵高峰。救恩变成了“可以脱离不愉快的事情”的意思,诗歌和讲道则为我们缔造一种慰藉和欢愉的宗教气氛。我们已看不见那有荆棘冠冕、十字架和流血的位置,也忽略了熊熊炉火、铁锤和锉刀的作用了。 在追求成圣的大道上,我们蒙召所要忍受的苦难都是内在的,因为我们的灵程是心路的灵程,我们真正的仇敌是肉眼看不见的。当我们忍受着黑暗势力、沮丧绝望和极度自卑的攻击时,外在环境可能丝毫没有改变。只有仇敌和神,以及身受重大压力的基督徒,才知道什么事情在发生。内心的痛苦实在很大,然而艰苦的洁净工作也已经完成了,锤炼后的喜悦是难以言喻的。神用这个方法洁净祂的儿女。让我们为熊熊炉火感谢神。
陶恕《義人之根》二十三、神隨己意行萬事
有人说仇敌或不如意的事会拦阻神的心意在人生命中成就,这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任何人或事能够拦阻神或属神的人。 无论社会道德或政治环境是否有利于福音工作,福音仍能大有能力地传开去。而以外表礼仪为重的宗教的确是禁制得了的。真正的宗教信仰假如只重外在的表现,难怪会被法律的禁制毁掉。对一个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的人,法律、牢狱、虐待,又怎能阻止他去敬拜神呢? 一个人若定意遵行神的心意,他就是一个自由人,没有人能制止他。只要我们明白我们的首要责任,是敬爱至尊至大的神和爱每一个人,甚至是我们的仇敌,那我们便能够在任何景况下都享受到属灵的平静。又假如有灾难临到,我们还是可以确定,我们是在遵行神的旨意,并且祂也悦纳我们为祂受的苦和甘心乐意的牺牲,我们便能得着平静安息。 如果我们在神面前偏行已路,就真的会出问题。我们为自己的生命编织一个图案,然而一旦以私欲作线,这个自我编织的图案就会立刻成了我们外在拦阻。假如我把某些自编的宗教事业与神的心意混在一起,以为它们是一样的,那我的信仰生活就会受到牵制。然而,我却会开始怪责别人,用借口为自己洗脱罪名,推说自己灵性低落是因为被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所“绊倒”。 属灵敬虔的本质是:无止息地去爱,放胆地去信靠,不住地祷告,追求更像基督和更圣洁;并为基督的缘故,尽我们所能去行美善的事。怎么可能有人拦阻得了这种“操练”!一旦我们正常的教会活动被政府下令禁止,或因某些原因而暂停,我们还可以退到内心的殿里去敬拜神,神一定接受这种敬拜,直至祂认为到了合适的时间去改变环境,让我们重新公开地表达对神的信仰。而我们心中祭坛上的火并没有熄灭,我们更学会了顺服和信靠的秘诀,这个功课必须亲身经历过,才学得到。 假如我们发觉自己受到外在事物的牵制,那一定是我们的自我作祟,没有什么东西能拦阻一颗完全顺服,安静信靠的心,因为神随己意行万事,没有任何事物能拦阻神。
陶恕《义人之根》二十二、狭窄的心胸
历代以来,奥古斯丁一直被誉为伟大的基督徒,不过,对此显然他本人并没有想到。他在那本灵修名著《忏悔录》里面,一开始就这样写:“我的心灵容量狭小,求神将它扩宽,使神可以进来。”我们可以从这肺腑之言,领会到他之所以伟大的秘诀。 在奥古斯丁心目中看来,神是如此浩大,使他自觉渺小得不能容纳神,这个受限制的感受令他情不自禁地说以上的话。 这种心情,与今日我们到处所见那种自满的精神多么不同!今天大多数基督徒最大的心愿似乎只是得救,他们以为这就是最大的抱负。他们始于此,亦终于此。他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建造他们狭窄的殿宇,然后在其中唱庆贺诗,愉快地献上感谢。 宇宙间最宽广的东西并不是空间,乃是人心可能承受的容量。人既是按着神的形象被造,其心灵几乎能毫无限制地向各方面伸展。然而,世界上最悲惨的事却是我们容让我们的心萎缩,直至除了自己,便不能容纳其他事情。 基督徒对所有人都应当有宽宏的心胸,心胸狭窄会对他们造成难以想象的灾祸。基督徒要追求广宽的胸襟,直至其外表与内心广宽的胸襟完全吻合。外表宽宏而内心狭隘,即假冒为善;谦逊朴实的外表加上宽广的胸襟,最能讨神喜悦。 一种对基督徒一针见血的批评,就是指出他们心胸狭窄。也许这种指摘并不完全正确,但足以叫人认真去反省和祷告。对神敬虔,自然会像神,而像神则必然会豁达宽宏。情感上的牵制使我们不像神,我们最勇敢的做法是承认这一点,在世人锐利的目光下为自己的缺点辩护,是没有用的,我们应当面对批评,彻底改过。 保罗是一个心胸广阔的平凡人,他那豁达的胸怀常被门徒狭窄的心胸所刺伤,其中以哥林多信徒为甚。看见他们内心的狭窄,保罗非常伤痛,他终于在爱愤交集下喊道:“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你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林后6:11-12)。 假如有人想知道怎样能扩宽自己的心胸,我们会立刻告诉他们,靠自己是办不到的。保罗不是说:“你们自己要使心胸宽宏起来。”因为他们根本办不到。只有神才能在人心中做工。只要我们将心降服在神面前,放手让神做工,就必看见神奇妙的作为,把我们的心胸扩宽。 宽宏的生活有一个特征,就是本身对这种态度毫不自觉,只是静静滋长。心胸最宽宏的人会这样向神祷告:“我的心胸狭窄,求祢将它扩宽”。
陶恕《义人之根》二十一、从果子知道树
基督徒的属灵生命不会因为突然努力一番就能超越了本来的程度。 我在日光之下,看见一些传道人整日喋喋不休地说无意义的话,徘徊在今世的逸乐中。直至晚上,因为他要讲道,他便会在聚会前最后一分钟拼命祷告,期望一登讲台,即有先知的灵降临。他用种种方法使自己的情绪高涨,以为这样就能够更自由地传讲信息。其实这种做法不过是自欺。他整天或整个星期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他打开圣经传讲信息的时候,也就是那么一个人,决不会在讲台上突然属灵起来。水位永远不会高过本身的水平线。 荆棘里不会摘到葡萄,蒺藜里不会摘到无花果;树如何,果子也必如何;什么生命结出什么果子,一个人对什么事情有兴趣,和他专注什么事情,决定了他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一种无名的律,决定一个人成为某一类型的人,结出某一类型的果子。 若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过基督徒生活,就不可轻看“吸引”的魔力,这吸引是指某人某事对我们所产生的吸引力,人的心非常敏锐,能够跟遥不可及的对象保持心灵相通,正如指南针对北方磁极十分敏感,留意那些我们从工作或上学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之余,仍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可以找到我们所爱和关注的是什么,当我们静下来可以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们想的是什么?有什么令我们一想起来就心里畅快呢?我们闲余时喜欢做什么?我们的想象经常徘徊在什么事情上呢? 只要我们诚实地回答以上的问题,就会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当我们晓得自己是哪一类人之后,就不难知道自己会结出什么果子。 传道人常常说一句话,教会会友的真面目在星期一才会表现出来,星期日是看不出的,这样说一点也不渲染,真盼望我们不但这样劝告人,自己更要紧紧记住,整个星期都要像星期天那样,在真诚神圣的气氛中度过。 圣经记载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祂说话……,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出34:34)。这是圣经明确的准则,离了这个准则便是自取灭亡,使人受到永恒的损失,人若没有先花时间在神面前,就没有资格走在人面前,人若没有先在神面前为别人祷告,就没有资格在人面前提到神,神的先知在隐密处祷告的时间,应该多过他向会众讲道的时间。 我们既不敢轻视“吸引”在心中的力量,就更不敢忽略属灵心境的重要性,心境是精神的天气,也是内心气候的表现,这气候必须有助于属灵恩典的长进,不然长进就不会出现。基督徒心里如果常常冰冷的,那他即使参加主日学、主日崇拜,也不能期望有属灵的果子结出。 一燕不成春,一曝不成夏。光在聚会前几分钟激动地祷告,不能使种子在土壤中发出嫩芽,开花吐蕊;田地必须长时间受阳光的照耀,才能有所出产;基督徒也必须先让自己投入祷告中,方能结出属灵的果子。田地已学会倚赖雨水和阳光,同样,基督徒也须与神同活,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弥补长久以来对神和灵属事物的轻忽。 神的儿女是活在定律中,这些定律如同支配大自然的定律那样仁慈,那样严厉。恩典在这些定律中运作,永不会有抵触,我们所结的果实,必定与树木本身的类别一样;临急才做的祷告不能改变事实,我们要有圣洁的行为,就必须先做一个圣洁的人,愿神不断施恩,使我们成为一棵结好果子的树。
陶恕《義人之根》二十、吞吃沃土的荒野
堕落世界的道德园地,并不是迈向敬虔,而是日趋不虔不敬。盼望每一个基督徒在悔改信主不久,都学习到这个功课。有时候我们会误以为,只要一次在祭坛献上祷告,就可以一劳永逸,得着内心的洁净,有能力过得胜的生活,历世历代有无数基督徒证明了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 事实上,无论我们的属灵经历多丰富,都不能叫我们免除试探。那么究竟试探是什么?就是荒地渐渐吞噬我们那刚整理好的肥沃园地。洁净的心灵是魔鬼和这失丧的世界所恨恶的,他们全力以赴,要夺回失去的东西,企图吞灭人心里被圣灵清理过的每一处小地方,否则永不罢休。只有警醒和不住的祷告,才能保住神用恩典替我们赢取的洁净的心灵。 荒地到处吞噬园野的定律,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普遍可见,甚至连宣教工场和不少受保护的地方也不能幸免。我们以为将福音从一地传到一地,就可以履行传福音的责任,并没有以圣经真理巩固栽培信徒。这是极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影响为数不少的教会,以致很多热心传福音的,都采用一种“决志即了事”的布道方法遍传福音。 光是引领几个人信主,然后任由他们自行其是,不给予任何适当的栽培和带领,其愚蠢无知一如将初生羔羊放逐到荒野去,其荒唐可笑也如在森林中开辟一个园地,却任由狂野的自然界来料理一样。这完全是白费气力,徒劳无功。 若轻忽了荒野那吞吃沃土的贪馋,任何属灵方面的努力都徒然,羊羔必须小心牧养,否则必死无疑;园地必须耕垦栽培,否则定成荒地。属灵的成长更需要警醒和祷告,否则也会沦为仇敌的俘虏。
陶恕《義人之根》十九、徒具形式
无论是圣餐、崇拜、布道会、祷告会或其他任何基督徒聚会,注意力应永远贯注于基督。“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主耶稣说这些话,为基督徒的聚会定下了模范。按照新约的记载,五旬节以后,基督徒聚会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信徒都全神贯注于复活主的身上。 使徒行传是一本记述布道和宣教事工的书,文中无处不见神的同在,当时信徒也时刻不忘神的同在。门徒从不玩把戏以招来群众,他们专心仰赖圣灵的能力,所作一切都连于基督,乐于与祂共享得失。对他们来说,耶稣就是一切,一切事情都必须以耶稣为依据。祂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祂是始,也是终,昔日和今天都是如此。 在早期信徒的心中,基督就是一切,基督不但支配了他们的行为,更支配了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心境、举动、期望,都是出自一颗赤诚的信心,他们认定耶稣就在他们中间,祂是创造主、教会的元首和大祭司。 我坦白承认,一个基督徒的聚会不可能没有程序。聚会要秩序井然,秩序是少不了的。我们在这里着眼的是,现今节目程序已取代了神的同在,取代荣耀之主的位置,成为吸引人的焦点,因此每一个地方最受欢迎的教会往往是提供最有趣味节目的教会;也就是说,这些教会可让会众享受最好和最多的特别节目。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聚会中培养出与主同在的意识,对教会实在大有益处。只要我们以基督为至高不变的敬拜对象,节目程序的编排即可帮助我们有秩序地敬拜神;否则,恐怕我们会本末倒置,让程序把真光完全遮蔽了。没有教会能承受这样的损失。
陶恕《義人之根》十八、不問所然,但問所以然
“动机”是审判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 不幸的是,有些宗教活动一次一次办下去,可是动机不纯正,例如是出于愤恨、嫉妒、野心、虚浮或贪婪。这类活动压根儿就是邪恶的,将来在审判台前,主也必看这些为邪恶。关于动机,法利赛人给我们很清楚的例子,正如在其他事上一样。他们保留了世界上最不好的宗教错谬,不是因为教义上的错谬,也不是因为他们爱理不理和不冷不热的态度,更不是他们表面生活不自律。他们最大的问题出自他们宗教动机的本质。他们祷告只是为了让人听见;因此他们的动机把祷告的功用整个抹煞掉,甚至使祷告变得邪恶。他们很慷慨地奉献给神的殿,然而,他们这样做有时只为逃避奉养父母的责任,这也是邪恶的。此外,他们又判定人的罪,他们那样做,全是出于心中的自以为义和顽梗。法利赛人做每一件事都是如此,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有圣洁的外表。同样的活动,若出自纯正的动机,就会变得美善和值得赞美了。法利赛人的整个软弱就在动机不纯正。最后他们把荣耀的主钉上十字架,仍对自己所犯的罪懵然不知。 以低劣的动机参与宗教活动更是邪恶,因为这态度本身已是邪恶,更甚的是它奉主的名去做。这种情形好比奉那无罪者之名犯罪,奉那不能说谎者之名说谎,和奉那本性为慈爱者之名去憎恨人一样。 基督徒,特别是非常活跃的基督徒,应该经常察验内心的动机是否纯正。不少独唱只是为了表现歌者的歌喉,不少讲章只是表现讲者的才气,不少教会的创立只为显示其与众不同,甚至差传事工也可能成为比赛,而领人归主甚至可能演变成推销策略竞赛,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胜心。别忘记,法利赛人也是伟大的宣教士,他们远渡重洋去叫人悔改信神! 要避免落入这个虚浮宗教活动的网罗,最好的方法是每隔一段短时间,就到神面前翻阅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这段经文虽被誉为圣经中最美丽的经文,但这也是最严厉的。使徒认为,若不是出于爱,最神圣的侍奉也是无益的。先知、教师、慈善家,甚至殉道者,假如他们所做的都不是出于爱,那他们肯定不会得到神的悦纳和赏赐。 总括来说,当审判的日子来到,神并不以我们做了什么来判断我们的功过。当我们基督徒站在审判台前交代一切时,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为什么”。
陶恕《義人之根》十七、只是救主,不是生命的主?
最近我又听到有人宣讲一种不正确的论调,这种论调宣讲罪人若想得救,可以只接受基督做救主,而不必认祂为生命的主。 人来到基督面前求助,却无意顺服祂,这种人是否可以得救实属疑问。基督为“救赎主”的身份和祂为“生命的主”的身份是永远不可分割的。看看圣经怎样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9-13)当腓立比监狱的狱卒问保罗怎样才可以得救的时候,保罗回答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保罗没有叫他先相信这位“救赎主”,然后待他喜欢的时候,再接受耶稣为他的“生命的主”。在保罗看来,这两种身份是分不开的。基督一定是主,否则祂就不是救主。 此处无意教导人说,热心追求的信徒无需寻求深入认识基督,也不是说,我们一旦得着救恩,就连带得着了基督要给予我们的全备知识。事实刚刚相反,即使经过悠长岁月,亦不足以叫我们历尽神丰盛的恩典。当我们在祂里面有了新的领受,对主的认识就会增多,而且更能赞美祂所成就的工作,和祂在高天宝座上所赐予我们的各种爱。但如果我们只接受祂做救主,却拒绝认做为主,那便是歪曲和删减了真理。
陶恕《義人之根》十六、整個生命的禱告
祷告的最高境界是整个生命的流露。 一个孤立的祷告仍会蒙神垂听,即使祷告的人没有活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过去有不少这类实例,以后也会有。但我相信大部分阅读本文的读者,都不会满足于偶尔一两次的祷告;而渴望过一种更令人满足的祷告生活,可以提高和净化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成为圣洁。唯有整个生命活在圣灵里,才能过以上的祷告生活。 祷告的能力如何,我们生活的力量也如何。有些祷告却好像用来逃避火警的太平门那样,总是到了紧急关头才派上用场,只有大祸临头的时候,才会用它来逃难。这样的祷告,并不能代替祷告者的正常生活。 基督徒要过一种与他们的祷告一致的生活,我们也常唱一首很熟悉的诗歌,歌词是求神帮助我们活得更像我们的祷告。 我们不想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在紧急关头向神祈祷是一件不好或不对的事,这当然是好的,而且圣经也说,神是我们患难中随时的帮助。但有属灵知识的基督徒,是不愿意一生只在紧急关头才祈祷。当我们继续往神那里去时,就能体会到不住与神交通那种美妙的经历,在这种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思想和行动都是祷告,以致整个生命都成为一个赞美和崇拜的祭物。 要祷告有功效,在生活上必须没有得罪神的地方,心思里没有任何部分不让圣灵居住,心中没有一点不洁的欲望,祷告与行为必须相称,没有矛盾。 人可以靠圣灵行事,于是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那就是说,神借着基督的十字架,为祂的儿女预备了脱离罪恶苦轭的途径:“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11) 毫无疑问,基督的救赎有足够的力量,使我们在圣洁和爱中活出来,整个生命就是祷告。在整个生活中的每一个祷告,都带有奇妙的力量,是那些轻率和属世的基督徒不能理解的。
陶恕《義人之根》十五、不要抹煞奧秘
一些神学家自以为接近无所不知的地步,可以解答任何圣经难题。这一种做法,肯定是真正属灵追求的致命伤;因为这些解经家的整个心态是错误的,他们只会误导信徒。 他们接受一种假设,就是天地间任何事物均可用理性解释。没有什么比这个假设更错谬的了。与其随便解释,我们倒不如谦卑地承认自己不了解,安静在神面前,等候祂在适当的时间赐下亮光。其实,如果我们能谦卑承认,天地间确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明白的,那我们会更容易明白真理。 有些人不自觉地将对神的观念降低,降至人头脑所能理解的层面,他们一旦发现圣经上有许多关乎神性的事情,是超过人头脑所能理解时,必定会感到惊慌。但只要我们跪下仰望基督的脸容,就会学到谦卑;这种美德,神的选民早已熟知并经历过。 从人的口说出来的话,最有深度的一句就是以西结所说的:“主耶和华啊,祢是知道的。”(结37:3)那时他在一个满布骸骨的谷中,耶和华问他这些骸骨能否复活,他便自然地作出以上的回答。 坦白表示自己所知有限并不是羞耻的事,基督徒更不必害怕表明自己对属灵的事所知有限。事实上,十字架的大能正是神的智慧,而非人的智慧。如果我们要勉强解释所有属灵的事,我们就破坏了一切神圣的事物。 我们每一个人所能做的,只是俯伏在神面前说:“主耶和华啊,祢是知道的。”大概大卫晚上躺卧在青草地上,默想月亮和星宿之奥秘,以及人在整个创造计划中之渺小时,便对那使祂只比天使微小一点的神肃然起敬。比起那以高傲态度衡量天体的天文学家,大卫可说是更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