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里的杯
在上古时代,酒的主要用途是祭祖和敬神,作乐只属其次。人们为了敬拜神而一起喝酒时,是用同一个杯子,表示与神产生密切的关系。 “杯”是古代东方民族在日常生活及祭礼上所常用的器皿。它的形式及构造各有不同,属陶器者最为普通,但也有以石、木、皮、金、银、铜、铁、玻璃及瓷所制成的。更有自埃及传入的玉石杯、彩色石杯或另外涂以蓝红色的杯等。其普通状似百合花(王上7:26),有的有下座,有的则无,并有细长或短粗的杯脚、把柄及杯盖。 《圣经》上多次提到“杯”。富贵的人有自己专用的贵重的杯(创40:11),穷人之家却只有一只杯,全家共用(撒下12:3)。箴23:29-35; 耶16:8中劝人戒饮杯中物。 《圣经》至少一次提到杯也是占卜用的器皿(创44:5)。但是杯子除了上述用途之外,被用为祭祀的机会最多(民7:84; 代上28:17; 拉1:10; 8:27):有的用为奠祭(出25:29;37:16; 士4:7; 诗116:13),有的用为盛洒祭坛的血(出24:6)。 按以色列民的习俗,是家长对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分杯斟酒,故此「杯」亦是命运吉凶祸福的象征(诗11:6; 16:5; 23:5)。朋友赐与哀恸的人,是「安慰之杯」。诗篇116:13的「举起救恩的杯」是象征感恩的心情,「震怒之杯」(赛51:17,22)或「忿怒之杯」(耶25:15-18)是表示上帝严厉的审判。巴比伦「曾是个灌醉大地的金杯」(耶51:7),因它引诱许多民族犯罪作恶,陷于丧亡。 法利赛人过度细心对杯盘的洗濯,曾受到耶稣的责斥,因为真正的热诚并不在于外表的形式(太23:25,26)。 在客西马尼园祈祷时,主耶稣曾两次求天父,免去祂的苦难之杯,但若这是神的意思,祂愿意顺服。神为了救赎我们使无罪的主耶穌饮下苦杯。耶稣本是无罪的,祂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 (林后5:21);祂为我们喝了十字架的苦杯, 使我们的罪得赦免。祂先受苦难,后来得荣耀 (彼前1:11),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太28:18)。 我们要效法耶稣的榜样,愿意与祂同饮苦杯(太20:23) ,愿意经历苦难和死亡,就必蒙神悦纳。同时藉由参加圣餐礼,我们分享耶稣的血和身体,能与主联合,使属灵生命的丰盛,末日可以得着永生。 圣经记载: 【创四十四5】这不是我主人饮酒的杯吗?岂不是他占卜用的吗?你们这样行是作恶了。 【诗一百十六13】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 【王上七26】海厚一掌,边如杯边,又如百合花,可容二千罢特。 【耶五十一7】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她的酒就颠狂了。 【太廿六39】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启十四10】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 【启十六19】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神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他。
陶恕《超然的经历》四、因败而胜
“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创卅二28) “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六14) 凡与神同行的人,照着他们的经验无不同意说。若要得神完全的赐福,必先要被神完全的打败。神赐福的程度,与我们被神打败的程度成正比例。这一个真理已被多人忽略,懂得的人甚少,虽然如此,这个仍是最要紧的真理,与我们有极大的关系。创世记中,把这真理说得很透彻。 雅各是一个狡猾的人,他狡猾的力量,就是他致命的软弱。他一生年日的三分之二,总是牢固地保持着他这种性情。他在旷野所见的异象和他在哈兰所受长久的痛苦,都未曾将他这种有害的力量压抑下去。现今他站在雅博的渡口,太阳正要平西,素来夸奖自己、自认为聪明善算能手的雅各,此时面对一章难习的课程,就好像一个窑匠手中做坏了的器皿。他唯一的希望乃在于打碎他自己,如此他才会有前途。日落之时,他尚未学会,但在日未再升之前,他却学会了,因他整个晚上与神角力,拒绝神的道路,直到神出于祂的大怜悯,摸他的大腿窝,打败了他。当他被神打败的时候,才发现从他可憎的力量中释放出来的自由及被神打败的快乐。他于是大声求福,非要得着他所求的不可。 雅各与神中间抗征的时日很长,但神不灰心,总以雅各为可教的,是值得祂下苦心的(其中的理由唯有神知道)。现今他成为一个新的人一一以往固执不肯降服的叛徒,竟成为神的朋友,一个温柔又尊贵的人。他实在得胜了,但不是因他的能力得胜,乃因他的失败得胜。 只有被打败了的人,才知道真实的福祉。这一个哲学是健全的,是完全根据生命的经验。我们不必盲从,因为其中的理由是找得到的,兹略举一二:我们是被造的,不是自有的,照神创造的计划,神没有让我们在自己有生命。说起生命,我们要完全倚靠神,时刻不断地倚靠神,神是生命的源头,只有倚靠神,然后我们里面隐藏的才德才得实现出来。若我们离开神,我们只是不完全的人,只是神照自己样式创造的尊贵族类残缺的标本。 神老早说过:血气的尽头,已来到祂面前(参创六13),这话虽然经过许多年日,但时间不会使它变质。“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欢喜。(罗八8)……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罗八7)……体贴肉体的就是死。(罗八6)”这些经节,更证明神对于血气的审判,自古至今直到永远都无改变。无论我们信或不信,“死”已临到我们身上,我们若趁早学会不靠自己,只靠那叫死人复活的神,我们便有得救的智慧。我们之中谁敢信靠自己的生命呢?我们的生命既无力而又短少,而又速速地消逝。诗日:智慧人不会安息在灭亡的事物上,也不会将心倚着暂时可靠的东西。 这首诗已经历经了四个世纪而不衰,我们在安静的时间思想这些话,便发现这是真实的。既如此,为何我们仍旧倚靠那必朽坏的,成为时代的蠢者与受欺者?谁令我们如此向神背叛呢?古蛇,就是魔鬼,是第一个诱骗我们,叫我们贸然宣告自立的,这个自立是可笑的,又是可怜的,仇敌必定觉得好笑。我们如蚁之力,竟想与全能者抗战,岂不是以卵击石,那真是滑稽至极。 我们稍稍认识自己里面的光景,就不得不承认倚赖自己是绝望的。稍稍往外开眼,也会晓得外来的帮助亦属徒然。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看见这个道理,人离开神,便不过是宇宙中的孤儿、太空的漂泊者,在不可思议伟大能力的轮环里,最软弱不能自助的可怜人。我们所住的地球,就是我们暂时的寓所,最后只留给我们一块坟地而已,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仁慈的。在主里有怜悯,但世上没有。生命与自然不断兴替,对于善与恶,痛苦及悲伤,仿佛毫无所知。 神为要拯救雅各,叫他放下长久拥抱的狂妄希望,所以在雅博的河边遇见他,要救他从自己以为可靠的妄念中出来,就不得不打败他,叫他降服在神的大能及大爱的管治之下。韦斯利查理士,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的属灵眼光是罕见的,就是在长进的基督徒中也不多见。他曾模拟雅各在雅博渡口与神角力的祷告,作了一首诗: 我力量去了,我本性死了, 我在祢全能的手下俯伏, 由弱而复兴,由倒而立昂, 我倒了,但因信我才立住。 我立住,我必不放祢离开, 直到我识祢的名及祢性情。 我虽跛行,但仍掳掠仇敌, 魔、世、罪,都不费力的胜过; 我因喜乐跳跃,奔我前途, 如满足的鹿奔它的归路; 在天上永永远远地证明: 祢的名与祢的性情就是爱。 我们要趁早祈祷,求神包围我们,并克服我们,不然我们的危险真是大。我们的仇敌真是多,在我们里面有自毁的分子,我们不道德的智慧,有随时叫我们毁灭的危险,我们血气的力量,是我们灵性最大的恶敌,唯一的救法就是置我们于失败之地。我们跪下降服的时候,乃我们得平安得稳妥的时候。神要救我们,就必须先打碎我们,必须粉碎我们的力量,除去我们的顽抗;那时,祂要以自古常存永远的生命包围我们。神出于大爱胜过我们,是要我们永远属于祂。 事实既是如此,神的秘诀既是如此地公开,我们为何尚背道而驰?为何尚建造我们的教会在血气的根基上?为何我们尚推崇神早已藐视的,轻看神久所推崇的?我们不教人与基督同死,竟靠着必死之人的力量来活,不夸自己的软弱,反夸自己的力量。基督认为虚空和没有价值的东西,竟然被热心的人重新高举,且看这些为基督徒真价值的实质和生命,没有重生的人所庆祝的,基督徒竟然不要面皮地在赞赏着。出名的运动家、政治家、环游世界旅行家、有资本的实业家,只要有世界上一点的地位,我们中间饥渴要推崇人的人们,就不惜大吹大擂,向他们送秋波,致敬礼,在公众的会中或教会的报纸上,不住地提起他们的大名,甚至忘记了我们教会的立场,无形中把生命之主与必死之名人放在一列。 我们自认为跟随基督的,却不听基督仆人的话。若我们听雅各的劝勉,今日我们的态度与行动要有如何的大改变?“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这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我亲爱的弟兄们,请听,神岂不是拣选了世上的贫穷人,叫他们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祂所应许给那些爱祂之人的国吗?”(雅二1-5) 保罗所得的亮光与雅各一样,但他有另一种的说法,他说:“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钉在十字架上。”(加六14)主耶稣的十字架,成为保罗死的地方。基督怎样在十字架蒙损失,被弃绝,受凌辱,凡真正属祂的人,也照样不折不扣地蒙损失,被弃绝,受凌辱。救他们的十字架成为杀他们的十字架,若十字架尚未杀他们,他们的信心尚未纯正、真实。但我们要怎样说的?今日纯正信仰中的领袖们,并不像钉死了的人,乃像照世界的估价,接受世界的人,除了拒绝一些较明显的罪。主耶稣自己被钉受死,主的门徒却被接受,受赞美,他们将何以见主的面呢?他们却敢传主的十字架,自认为主的真实门徒!十字架有两个吗?保罗所说与他们所说的不同吗?我只恐有两个十字架,一个是旧的,一个是新的。 我并非忘记我自己的失败,但我本着爱心,想到一切称呼主名的人。若我所见的不错,今日受人欢迎的宣道士所说的十字架,不是新约的十字架,他们所说的十字架,不过是他们的血气的装饰品,他们的手是以扫的手,他们的声音却是雅各的声音。旧的十字架会杀人,新的十字架却叫人舒服。旧的十字架定人的罪,新的十字架却叫人笑。旧的十字架叫人对于肉体失去信用,新的十字架却勉励人相信肉体。旧的十字架带来的是血与泪,新的十字架带来的是笑声。属肉体的人,也传十字架,并歌唱十字架。他们的脸嬉笑,心里自是,虽然向十字架致敬,并高举十字架,但总不肯在十字架上死,固执地拒绝十字架的损失与羞辱。 我知道许多为新十字架辩护的话。新十字架岂不叫人悔改来跟随主吗?我们岂不要因时制宜吗?今日的标语岂不是“新的日子,新的法子”吗?除了古人和守旧的人,谁还固执说,十字架是复活的路呢?谁还要对于“死”的道理发生兴趣?谁还要把“自卑”、“虚己”、“看自己为已经钉死的”,以及其他克己的行为算为美德呢?今日普遍的基督教所传空洞的和没有意义的十字架,常以这些辩护的话,使他们显出自己的智慧。 我确实相信许多明哲之士,对于今日的惨剧非不洞悉,但他们为何缄默,不出一声,他们为真理作的见证,岂不是我们所急需的吗?人已把基督的十字架搁置了。“我所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参出卅二18)人晓得用雕刻的器具,制造一个金的十字架,并且在这十字架面前吃喝跳舞。他们因着自己的昏昧,已经把人手所做的代替神的大能。我们今日最大的需要,就是一位勇敢的先知,好像摩西一般打碎石版,叫整个教会悔改、受审。 我们若要真正跟随基督,那条路是很明显的,就是由死而生的道路。生命就在死的对面,向着厌烦自己人生的人们招手说:“来吧,来得更丰盛的生命。”但是要达到丰盛生命的岸上,必须经过死荫的幽谷。许多人要以这些话为太难,退而不跟随基督了,但我们要归向谁呢?“祂有永生之道。” 有的人或者当不起“死”的气味,一听到死字就退避不前。他们是爱日光,不爱幽暗的,他们不爱与死同居,不要日日在死的气氛中生活。他们的良知是健全的,但他们的教会却是满布着死的气氛。若遇着丧事便大行铺张,殓丧、出殡、追悼会乃教会的大节目。牧师的严容,缓步,音乐的惨调,慢奏,人声的低悲,肃冷……况且许多人的确是为着送葬而上礼拜堂的……这一切都给人以可怕的印象,令人想基督教是可怕的。他们接受基督教,好像接受医生之命去开刀一般。今日若有人入医院开刀,是不得已的,因为到了生死关头,不敢幸免。 基督的十字架是这样的吗?这是极大的错误,丧事式的基督教,不但与基督的十字架无关系,简直是今日新的十字架,引人发生玩狎态度的十字架的根本原因。人是爱慕生命的,但是他们不懂得生命是从十字架而来,他们只会将十字架与丧事联想,因此他们拒绝十字架真的信息。因拒绝十字架真的信息,他们便拒绝了得生命的指望。 神虽然要我们上十字架与基督同死,但不要我们长久钉在那里。基督自己在十字架上,不过六个钟头。十字架的工作一完成,生命便开始,“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复活紧接受钉,复活是喜乐的,受钉是没有喜乐的,但受钉必须在复活之前。没有经过十字架的生命如同私生子,是可咒诅的,至终要灭亡,无可救药。经过十字架的生命,在那里完全失去,在基督里又得回的(失生命的必得着生命),是属天的生命,永远不会死的珍宝,死在他身上,是没有权柄的。凡不愿将他的旧生命钉在十字架上,却尽力要溜过死的关头的。无论他怎样努力,他将终不免于丧失生命。那背起十字架跟随基督的人,是背着坟墓而走的人,死已经在他的背后,不住增进的喜乐与生命,是在他的前面。他的日子不再有黑暗的记号,不再是丧事、坟墓、黑色的礼服与严肃低调的声音(这些都是死的教会的寿衣);他所有的,乃是“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 真正的信心不单单是被动的,一方面我们固然要接受神的审判,不折不扣地将自己受咒诅的旧生命钉在不留情的十字架上,这是神对我们肉体公正的处置方法,我们要承认祂的权柄,将我们肉体可憎的行动作个总结束,但另一方面我们若算自己与基督同死,也算自己与基督同活,何时我们有此信心,神何时就如此工作。这样属天的胜利,就要实现在我们身上。神自己将有效地抓住我们,并充满我们,我们的抗拒一停息,祂的慈绳爱索就紧束我们,完全归祂自己。那时我们要因祂的可爱而迷醉,软弱地倒在祂的手中,完全是被制伏的人,并不住地感谢祂胜服了我们,称这样的打败为有福的。此时属天的理智恢复了。我们要仰天举目称谢至高者,自此我们可以说是一直向前要得神所以得着我们的。 “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祢!因为祢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祢的美意本是如此。”(路十21)
凯撒利亚的哥尼流
「凯撒利亚」是大希律所建的海边港口城市,罗马巡抚驻节于此,是罗马帝国统治犹太地的行政中心,居民多为希腊人。圣经在这里提到的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营」是罗马的军事编制,每营约有六百人,由千夫长指挥,每一百人设一百夫长。 当时犹太地并没有罗马正规兵团,「意大利营」是生长在意大利的罗马公民组成的守备部队。哥尼流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祷告神。有一天,他在异象中明明看见神的一个使者,让他当打发人往约帕去,请彼得来。 彼得当时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硝皮匠」是制造皮革的工匠,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动物的尸体,所以经常不洁净,是法利赛人所远避的。彼得愿意在他家住宿,说明他不介意犹太人的旧礼仪。哥尼流打发的人尚未到时,彼得自己也见到了另一个异象:他看见天上降下一块大布,里面有各种四足的走兽和天空的飞鸟。有声音三次命令彼得宰了吃。彼得无法接受,因为根据旧约的律法,这些动物都是不洁净的,不能食用。于是又有声音告诉彼得:神所洁净的,不可当作俗物。 正在彼得困惑的时候,哥尼流派来的人到达门外,于是彼得领悟这个异象是允许外邦人的皈依。当哥尼流见到彼得,哥尼流俯伏在他脚前拜他。彼得便拉哥尼流起來,欢迎他。两人分享各自的异象后,彼得开始传讲关于耶稣的工作和復活,这时,圣灵降临到在场的每个人身上。他们中的犹太人惊讶于哥尼流等外邦人也得到圣灵的恩赐,并开始说方言,赞美上帝。于是彼得为哥尼流等人施行了浸礼。哥尼流成为圣经新约里著名的最早皈依基督教的非犹太人之一。
基尼人
基尼人(Kenites),或称基尼族,在圣经中曾被提到许多次。远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基尼人便散居在迦南地区了,他们与以色列人一直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摩西的岳父叶忒罗一家,就是住在米甸的基尼人。叶忒罗的儿子,也就是摩西的大舅子,名字叫做何巴。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在旷野里的时候,何巴前来探望,摩西就邀请何巴一起与他们同行,有福一起同享,但何巴婉拒了。 (民数记10:29-32) 何巴原本计划在探望摩西后,就立刻回家去,因此虽然摩西一再请他留下和以色列人同住,还愿意与他分享财物,他还是婉拒了。后来,摩西想到何巴对旷野的生活经验十分丰富,因此就求他留下来帮助他们,这一次何巴就答应了。 后来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后,何巴的子孙便住在位于犹大南边,亚拉得以南的犹大旷野中,从此何巴就与以色列人民住在一起 (士师记1:16)。 那时候,位于加利利湖西北约14 公里,有个地方叫做夏琐(Hazor),威胁的是以色列北方的支派。过去,约书亚已经靠着神杀死了「夏琐王耶宾」,「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将夏琐焚烧了」(书11:1-13)。现在,背离神的百姓却遇到了重新兴起在夏琐作王的迦南王耶宾(「耶宾」是迦南王的头衔而不是名字,正如埃及王的头衔「法老」),他们的用铁车完全控制了大道,常常欺压以色列人,长达20年,使以色列人很痛苦。有个基尼人叫做希百,他离开了基尼族,带着家人来到北方,靠近基低斯撒拿音的橡树旁边,在那里搭帐篷,过着游牧的生活(士师记4:11) 。耶宾王与希百的关系不错,因此基尼族一直都和平无事。 (士师记4:17)。 那时候,以色列的士师叫做底波拉,是以色列历史中唯一的女士师,大家都接受她的领导,此外,还有一个上帝所重用的人,叫做巴拉,是亚比挪庵的儿子。底波拉与巴拉便勇敢地率领以色列人作战,在基顺河之役中,终于战胜了迦南人。耶宾王的将领西西拉见全军覆没,只好丢下铁车,步行逃跑,躲藏在基尼人希百的妻子雅亿的帐幕中。雅亿趁西西拉熟睡的时候,取了一个木橛子,把它钉进西西拉的发鬓中,杀死了西西拉。 后来,以色列从士师时期进入到君王时期,第二任君王大卫,曾经在追杀亚玛力人之后,将所掠夺来的掳物,拿出一些送给基尼族的朋友,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以色列人的朋友。
陶恕《超然的经历》三、呼召的奥秘
“蒙召做耶稣基督使徒……蒙召做圣徒。”(林前一1-2) 使徒保罗在此所用的“召”字,好像是开进另一世界的一扇门,我们若从这门进去,便进入另外一个境地。因为从此门进入的新世界是神权的世界,不是人权的世界,人在那世界里,乃为奴仆,不是为主人。 保罗解释他如何成为使徒,不是因为他的愿望,也不是因为他的决心或立志,乃是因为神大能的宣召,这一个宣召纯全是属天的,不是受了任何的影响,更与人的手段无关。人的方面是顺从,不是宣召,宣召只从神那里来。 从圣经中看,有两个世界是互相反抗的。一个是受人意的支配,一个是受神旨的管治的。受人意支配的世界,就是堕落人类的旧世界,在那里人为王,人意决定一切;人照着他微小的力量,决定了人,决定了事,决定了时间,决定了地点,决定了价值,什么是可尊重的,什么是可憎恶的,什么是可接受的,什么应弃绝的都由他的意志来作决定。 “我定意”、“我决断”、“我命令”、“要立刻遵行”,这些话常从人的口中说出。人虽然微小至不可言状,却以自己能自决,能做主为无上的夸耀,但他们不知,或者故意不去思想,他们夸耀的时日有限,瞬息间就要过去,变为乌有。 光阴消逝,去而不返, 人生何独不然? 如影速斜,如梦易忘, 落日迫接黄昏。 人类的各民各族, 皆在忧苦辛劳,朝存夕逝, 虚,幻,暂,无, 疑云疑雾疑烟。 人生虽然如此,却妄称自己为大地的主人,这话暂时来说是不错的,这是人的世界,神在这世界的地位,是经人勉强许可的。神仿佛来到一个民主国家做贵宾的皇族,人按着祂的身份来称呼祂(特别在一些场合中),庆贺祂,歌唱祂,但在这些恭维的后面,人仍然抓住自己的自主权。只要人可以自己做主,他就不以尊重神为介意,但神只可为宾,不得为主,人要划明界限,这是他的世界,他要定这世界的律法,并管理这世界的政策,神不得决定什么。人虽然向神跪拜,但不肯脱下他的华冠。 但当我们进入神的国,我们就进入另一的世界。这个世界与我们从当中出来的世界,完全不同。二者不但不同,且互相反抗。若说有相同之处,只在皮面上而已,一个是属地的,一个是属天的。 “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三6)前者要灭亡,后者永远长存。 保罗为使徒,是出于神的旨意。 “这尊荣没有人自取。”我们见过艺术家被召到君王的面前,若他们不是蒙君主的御召,无论他们怎样出名,技术怎样精到,他们绝不敢如此胆大随意撞入。御召无异于圣旨,谁也不得违背,违者便是忤逆至尊。保罗蒙召也是如此,神的宣召就是神的命令。若保罗在政坛上竞选某种职位,投票者便要左右他的命运。若他在寻求文学上的声誉,他的才能要决定他的成败,若他在赛跑要得锦标,他的体力与技巧决定他的得失,但他为使徒,他的身份不是如此决定的。 神的旨意与祂的作为是美好的,不是借着势力,不是借着才能,也不是借着天资或苦练,使人成为使徒,乃借着神的宣召。教会里每一个职分都是如此。人可分辨神的宣召,承认神的宣召,并公开宣布神的宣召,但人不能拣选神的宣召。神的法度与人的法度若混杂不清,结果就是纷乱与失败。有人认为良善的人不必蒙神宣召,仍可担任圣工,但比此更坏的,就是有人尚属于旧世界,未曾经过重生,也试着来做神的圣工,这样的情形,何等可怜,结局何等可悲,因为神的法度与人的法度是永远抵触的。 这是否我们现今灵性软弱的原因之一呢?肉体怎能服侍圣灵?非利未支派的人,怎可站在祭坛前来献祭物?用“旧”的来服侍“新”的,是何等的虚妄。为着这个缘故,今日的教会增添了许多可恶的方法,敢作敢为的人,便妄举妄动,软弱的人,便一味跟随,并不问他们领导者蒙召的凭据何在。圣召已被忽视,专权与纷乱是自然的后果。 我们要寻求圣灵,做我们的领导者,今日更当如此。人的专权,令我们损失太重。人的私意,引进了许多不属灵的行动和不合圣经的方法,简直危害了教会的生命。每年应当用在神善工上的金钱,竟然移为他用。真正基督徒的人力与财力,枉费了不知多少,思想到此令人心碎。 还有一个更大的罪恶,由于不知分辨这两个世界的不同本质而发生的,就是他们习惯着接受神的救恩为小事。他们以为此事乃在他们的手里,他们要接受就可以接受,要拒绝就可以拒绝。他们劝人说,你们可以思想过,然后决定,有的地方竟然定一日为一年之“决定日”,在那日人授权与基督来拯救他,此权多时不给,直等到那日才给。基督徒似站着受人的审判,他要等候人个别的兴趣;经过长期忍耐与谦卑地等待,不是被拒绝,就是蒙“宠选”。人虽然有自由的意志,这是宝贵的真理,但不要误会,不要以为救恩是凭人意,把人意来代替神意,是何等的危险。 无论如何,我们要确实地知道,人成为圣徒,是出于神的宣召,神的话很清楚地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六63)……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约六37)……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六44)……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约六65)……祢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祂将永生赐给祢所赐给祂的人。(约十七2)……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祂的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加一15)” 神照着祂自己的形象造我们,我们像祂有自由的意志。我们听见神说:“凡是愿意者可来。”但是我们岂不是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会了意志倔强不肯降服是会带来灾祸吗?祸与福是看我们的意志如何转移的。虽然如此,神的主权却在一切之上。神宣召我们为圣徒,决定我们命运的是神的宣召,不是我们的拣选。神的旨意在先,我们的拣选在后。神的救恩在我们方面,是我们的拣选,但在神方面,是神的创作,是神抓住人,是神来认领人,是至高神的胜利。我们的“愿意”与“接受”是合作,不是创作,决定性的主权永远在神的手中。 神确曾赋予人自主权。人尽可封闭他的心门,自甘在黑暗里经过他自取的黑夜。神也赋予人自主权,来领受祂出于恩典的预备,无论出命或发令,人有说“不”的权柄。而 “是”的权柄,则在神手中,神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神也必是我们信心的成终者。只有仰赖神的恩典,我们才能信到底,只有被神的能力抓住,然后我们能胜过我们里面不信的恶心。 人酷爱权柄,要掌握自己生死之权,甚至以为地狱是易居住的地方,他们为着要抗拒辖制他们的权柄,便情愿落到那里。魔鬼反抗的口气是这样: 是的,战争虽然不利,一切便完了吗? 尚有不屈服的意志、 不死的憎嫌、 不灭的仇恨、 永不投降、永不退让的勇气。 此外尚有什么?就是夸耀。 任何怒气或武力,也无法改我自诩心。 这样的口气,虽然很少人敢明明地显露出来,但是千千万万的人却偷偷地以为自己手里有天堂与地狱的钥匙。今日的摩登传道法,都充满这样的气氛,人显大了,神显小了。基督拿着灯笼在黑夜里站在一扇封紧的门前,门上遮满荆棘,祂似乎是要待人怜恤过于待人尊敬。 这是何等的错误。神岂要仰视人的意志,基督岂要恭敬地等候人的垂怜吗?虽然祂出于大爱,站在我们心外叩门,并等候我们开门,但祂从来没有稍稍离宝座,放弃祂为主为王的权柄。祂仍是至高的权威者,天上的天使、天军,并一切掌权者,以及基路伯撒拉弗皆大声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赛63)你是以撒所敬畏,雅各所害怕的,在祂面前列祖和众先知及圣徒,无不魂不附体地屈膝下拜。 神的权柄与威严,渐显在我们的感觉上,从我们的思想中减少了,这可说是今日教会堕落的象征。神竟然变成我们的奴役,要等候仰视我们的意志,“耶和华是我们的牧者”,变成“耶和华是我牧场上的牧羊犬”,此中的差别何啻天壤。 我们还要重新想念到神的尊严,不是当作我们的信条,乃要增强我们对神敬虔和严肃的情感。我们要从速放下手中的“王仗”,不认为自己是在统治着世界。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过是尘土,是余灰,神才是人类命运的注定者。异邦的君王尼布甲尼撒知道神的威严,比较我们今日信徒知道的更多,真要令我们惭愧。他经神管教之后说:“日子满足,我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我的聪明复归于我,我便称颂至高者,赞美尊敬活到永远的神。祂的权柄是永有的,祂的国存到万代。世上所有的居民都算为虚无,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祂都凭自己的意旨行事,无人拦阻祂手,或问祂说:‘祢做什么呢?’”(但四34-35)他接着说:“那时我的聪明复归于我。”(36节)这一段的话很少人注意,因为记在很少人愿意读的书里。但是谦卑与聪明,同时复归于尼布甲尼撒,是何等有意义的事。 “现在我尼布甲尼撒赞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为祂所做的全都诚实,祂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动骄傲的,祂能降为卑。”(37节)尼布甲尼撒的骄傲,令他失去聪明,不但失去聪明,简直变成疯子,离开世人,与野兽同居。人几时看自己大,看神小,他就是神经错乱。聪明真正的归复,是在他看神为一切,看见自己为虚无的时候。 尼布甲尼撒所患的疯狂症,正是今日举世的人所患的,有名誉、有学识的人正在疯狂地唱着: “荣耀归于至高的人。”民众亦随着附和。他们敬拜自己,不敬拜真神,这等人唯有悔改,真正的谦卑,才可以得着属灵的聪明,愿神使我们早日知道我们的微小与罪恶。
最后的使徒——保罗(扫罗)
“扫罗”(Saul),又称大数的扫罗(Saul of Tarsus)后改名”保罗”。保罗出生在一个叫大数的地方,位于今天土耳其的东南方,就在地中海的东北角,那是一个大学城,是当时名气排第三的大学,他从小受到严格犹太律法教育,曾在耶路撒冷著名的学者迦玛列门下学习,对旧约圣经有深入了解,最初也以法利赛人自居。 保罗起初认为传耶稣是违背传统犹太教信仰的异端,极力迫害基督徒。但后来他在往大马色迫害门徒的途中,遇到异象,有大光从天上四面照着他,他就扑倒在地,主耶稣亲自和他说话,之后保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却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着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他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不喝。在大马士革,主所差的弟兄按手在保罗身上并说:”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耶稣,就是主,差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 保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了下来,他就能看见,恢复了视力,并且受浸。 保罗不是马上开始服事,而是到亚拉伯待了三年,他是最后一个目睹复活耶稣的人,他自称是最后一位使徒。保罗对于上帝的认识,是来自于他往大马色路上和复活升天以后的耶稣相遇,以及他在亚拉伯旷野独处沉思三年的心得以及被提到三层天听到隐秘言语的经历(林后12:1-4)。后来他到耶路撒冷,在那里四处碰壁,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觉得保罗是一个叛徒。所以保罗回家乡大数,去待了十年之久,在那里等候上帝印证他的呼召,之后巴拿巴出现了。巴拿巴将扫罗带到安提阿外邦教会,两个人在安提阿教会第一次同工,保管耶路撒冷的饥荒救助基金,后来他们被差派出去,开始传福音的事工。扫罗回到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奉主的名放胆传道。那时,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圣灵的安慰,人数就增多了。 保罗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基督徒的第一代领导者之一,新约圣经诸书约有一半是由他所写。因为他向非犹太人传播基督的福音,所以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在诸多参与基督教信仰传播活动的使徒与传教士之中,保罗通常被认为是在整个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并且是史上最伟大的宗教领导者之一。
幔子
根据出埃及记26章中的详细记载,我们知道当时会幕里的幔子制造是神亲自启示、非常特殊的:幔子用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和捻的细麻织,以巧匠绣上基路伯。幔子挂在四根包金的皂荚木柱子上,柱子上当有金钩,柱子安在四个银卯座上。幔子垂在扣钩下,把见证的柜抬进幔子内;它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幔子与帐幕宽高相同,十肘宽,十肘高。根据第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幔子的厚度有四英寸,每年都会修补,而且两边系马匹也不能把它扯开。(1英寸 = 2.54 公分) 幔子的功用是:隔开至圣所与圣所(出26:33)以及以色列人在旷野中起营时遮盖约柜(民4:5)。遮掩约柜的目的,是将圣洁的神与有罪的人隔开,不让人直接看见神的面,因为神是圣洁不可侵犯的,堕落的人无法来到至圣所约柜面前接触神,即使大祭司也只能一年一次带着血进入至圣所,为众祭司与百姓赎罪(利16:33)。 这幔子也预表基督的肉身。福音书记载当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时,圣殿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可15:38,路23:45),这是神作的事,象征主耶稣的肉身为我们裂开,因此我们「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10:19) ,「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从此,人只需信靠耶稣基督,再也不需要靠祭物和祭司就能来到神的面前了。 圣经记载: 【路23:44-45】 那时约到正午,遍地都黑暗了,直到午后三时,日头不发光,殿里的幔子也从当中裂开。 【来10:19-20】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祂给我们开创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肉体。 【太27:50-51】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
雅亿
雅亿(英文:Jael)是希伯来圣经士师记中的一个人物。她是基尼人希百之妻(希百是米甸人,摩西岳父的儿子何巴的后裔),杀死迦南王耶宾的军长西西拉的女英雄。 她虽然是个外邦妇人,却对神有充足的信心和认识,也明白神的旨意,知道迫害神选民的西西拉是不可存活的。西西拉是在夏琐作王的迦南王耶宾的将军,在基低斯的他泊山被女士师底波拉和巴拉带领的以色列人打败。西西拉的全军都倒在刀下。只有西西拉步行逃跑,到了雅亿的帐棚。雅亿主动把西西拉接进自己的帐篷,这位手无寸铁的妇人竟然能面对一位久经沙场、杀人如麻的大将军而毫无惧色! 同时,她又是有勇有谋的,她清楚双方的力量,知道凭她自己一个妇人要用武力胜过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是不可能的,因此她就智取。她首先按着西西拉的心意用被将他遮盖,让他感到安全,又在西西拉求水喝的时候主动供给他比水更贵重、更可口的酸奶饮用,以此获取他的信任。西西拉因为疲乏和安心而在温暖的被子下沉沉地睡去。雅亿看见是时候了,就拿着橛子和锤子轻悄悄地走到西西拉身边,把橛子钉入西西拉的鬓边,从太阳穴钉入地面。西西拉在睡梦中,死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手里。当巴拉赶到,看见了雅亿帐篷里西西拉的尸体,这是底波拉所预言的:耶和华要将西西拉交在一个妇人手里。”(士师记 4:9)
用钱买圣灵的西门
在使徒行传8章中,由于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到犹太和撒马利亚各处。耶路撒冷教会七位执事之一的腓利(后来被称为「传福音的腓利」),被迫分散到撒马利亚城去,宣讲基督,却发觉一直被犹太人视为异端的撒马利亚人对福音很敞开,撒马利亚人相信将来必有一位拯救者,愿意接受福音,这正是出于神的拣选和安排。 在撒马利亚城里有一人叫西门,向来在城里行邪术,妄自尊大。西门自己也自称信了主;并受了洗,他看见腓利和使徒们靠着圣灵所行的神迹和大异能,就甚惊奇。他就拿钱给使徒,要用钱买赐圣灵的能力。西门把赐圣灵看作是一种魔术,完全误解了圣灵的本质。邪灵也可以行「邪术」,因此我们不要把一切超自然的奇事都当作是从神而来的。「西门」这名字后来演绎成Simony,用来指买卖教会圣职的恶行。根据撒马利亚人殉道士犹斯丁(Justin Martyr)的资料,这个西门后来迁往罗马,仍操邪业。早期教父爱任纽记载,他带着一个女子周游各地,说那女子是「意念」(诺斯底的一种能力)的化身。后来西门成为教会的敌人,在罗马与彼得再次较量。
陶恕《超然的经历》二、言语、权能
“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帖前一5)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 “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三1) 这些经节在一位神学生的眼中,或者觉得很有兴趣,但在一位认真切望得着永生的人的眼中,或者会觉得惶恐不安。因这些经节明明说福音信息的传播及接受,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只有言语,没有权能;一不独有言语,且有权能,但无论是言语或权能,福音信息是一样的.这些经节还告诉我们,若福音的信息被接受的时候,是带着权能的,接受者要有根本上的改变,甚至使他成为新造的人。但福音的信息被接受的时候,可能是没有权能,仅仅使接受者名生实死。 看人游戏的情形,使我明白今人如何祈祷。许多人简直看宗教如游戏一般,此种宗教的游戏,实在比一切的游戏被人玩得更普遍,玩者更多。各种游戏都有不同的玩法,球赛都能激发起观众的兴趣,令人欢喜,消遣时间,比赛结束的时候,胜利的一队嬉嬉哈哈大笑一阵便离场。赛员今日忠于此队,过了数日,就脱离此队,忠于他从前所敌对的一队,这是很常见的事。他们可以便宜行事,并没太多道德观念,一切的问题都是艺术上的,一切难处都是故意造作出来,以增游戏兴趣的,一切都是为着取乐,未曾使任何人改变,或使任何事解决。 此种的精神,若只在游戏场上,我们可以一笑置之,但若有人将此种精神带入至圣所里,对于神及属神的事,也存此种态度,我们将如何说呢?教会也有他表演的场所、规条、设备,他所表演的游戏是宗教名词及字眼,他有一群专职的和非专职的啦啦队,他们出钱出力来参与这场大赛,但他们的生命及性格,与那些对于宗教毫无兴趣的人完全没有两样。 运动家善于玩球,宗教家善于用字,他们写书报,作诗词,演讲,祈祷,是使用各样的字句,那些字发出,也似球滚在场上。宗教家用字的准确与技巧,及说话时的姿势,实具有专长,他们因之得名誉,并受许多对于此种游戏有兴趣的人,大大地称赞。但这种宗教游戏根本上是虚空的,因为未见一人因此而有根本的改变。生命没有改变,旧的律仍旧掌握,旧亚当仍然坐在宝座上。 我并没有说无权能的宗教,不曾使人的生命改变,我只说无权能的宗教,未曾使人的生命有根本的改变。水可以变为气,气可以变为雪,后来又变为水,虽然如此,它的原质丝毫不变。照样,没有权能的宗教,可以令人在皮毛上有改变,但在生命上仍然与从前无宗教的时候无异。无权能的宗教的危险,就是在此。改变乃在形式上,不是在性质上。无宗教的人与接受无权能福音的人在一切活动后面的动机没有二致,可咒诅的“我”仍暗伏在人的心底,唯一的分别就是有宗教者更善于隐藏他的丑恶,他的罪比较他未接受宗教之前多文雅,少唐突,但他的本身在神面前不是一个更好的人,认真说起,他实在是更坏的人,因为神是憎恶矫揉造作和假冒为善的。自私自利的心,好似机器仍然响动在那人的生命中。不错,他已经学会了如何转变他自私自利的方针,但是他的“旧我”依旧活着,未遭谴责,甚至深藏在他的心中,未被发觉。他实在受了无权能宗教的殃。 接受无权能宗教的人修剪他的篱笆,但他的篱笆仍然是荆棘长成的,永远不会结出新生命的果子。谁能从荆棘里摘葡萄,刺草里收无花果呢?但是,这样的人竟然成为教会中的领袖,他的影响和他所得着的拥护,可以定规他那世代宗教的命运! 接受带着权能真理的人,他生命的改变,把亚当换了基督,新的动机在他心里进行着,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新的灵进入他的人格里面,令他整个人生的每一个部分都变成新的。他的兴趣,从外体移到内心,从世上事物移到天上的事物。他对于外观显耀的价值,已经失了信心,已经看出它的虚伪,但对于看不见的永远的世界越发相信,越发爱恋。 多数的基督徒要赞成以上的话,但理论与实行之间有个深渊,大至令人害怕。福音的传出与接受,大多是没有带着权能的,真理所要求的改变,从没有见到。不错,不是完全没有改变,理智与情感方面有了多少冲动,但是不够,不够深刻,不够彻底。 “人”是变了,但还不是“新”人,这是最可哀的。福音是要产生新生命,令人因着新生命,将整个人生移入新的区域,福音若未有这样的功效,福音尚未救到人。 无论怎样,若只有言语,没有权能,福音最重要的部分是得不到的。真理里面有紧张的声调,福音如十万火急的电话,又如最后的断语,若不是圣灵的工作,此种的声调是听不到的。此种决定性是感觉不来的。我们要时时记得,福音不只是好消息,同时也是判决书。十架的信息在悔改的人是最好不过,但在那些不肯顺从的人,实在有严重的警告。圣灵的职事是向不信的世界宣告罪、公义,并审判。罪人若停止犯罪,不任意妄为,要做神顺命的儿女,福音的信息是无可比的平安,但福音的内在性质实是严重的宣布人的命运。 福音的严重性今天的人几乎完全忽略了,今天的人过分注意福音恩典的一方面,而忽略了福音使人改变的一方面。人只要赞成某种神学上的看法,就成为基督徒了,他们只要赞同要有信心,信心是得救的人,与灭亡的人之间唯一的分别,好像宗教的法术,既使神满意,又广开天堂之门。我要公道的说话,我要敬重每个信徒信仰的长处,但以信心当为法术的信仰,贻误所及,实非人所能想象。今日许多大礼拜堂宣传:唯一上天堂的资格,就是成为一个恶人,唯一蒙恩的阻碍,就是成为好人。公义两字若偶尔提起,鲜有不引起别人的冷笑。道德家被看为可怜。有的教师说:“一个基督徒不是在道德上比一个罪人更好,他与罪人唯一的分别,是他信了耶稣,有了救主。”我希望他们能自问:“基督徒是从哪里救出来?”若不是从罪,从不法的行为,从堕落的人生里救出来,那么是从哪里救出来呢?若他们的回答是“从过去犯罪的结果及将来的审判救出来”,我们仍不满意。 一个基督徒岂单从过去的罪过得称为义就算了吗?一个人信了耶稣岂不应比他从前更好吗?福音岂只使我们有一位中保,使罪人在审判的日子得自由吗? 真理并不是太深,或太难寻找的。自以为义,是蒙神恩的大阻碍,因自以为义的人,是倚靠自己的功德得救,拒绝神恩于千里之外,把自己与基督的义隔绝。但承认自己为罪人,并觉悟自己是失丧的,是接受基督救恩必须的条件。这样说法,我们很喜欢地接受,我们自己也时常如此宣传。但在此有一个被埋没了的重要真理,就是罪人不能进神的国。这在圣经里的证据太多了,举不胜举,太熟悉了,似乎不必赘述,善疑的人可以翻加拉太五章十九至廿一节,及启示录廿一章八节看一看。 那么,我们要如何得救呢?悔改的罪人,遇见了救主耶稣,有了得救的经历,就不再是罪人。福音的大能拯救了他,将他生活的中心从私己改了基督,使他面对另一方向,并使他成为新造的人。他未归向基督以前,道德的状态,与他归向基督以后的改变没有关系,因为基督的工作是使他成为另一个人,从前的一切好或坏,都完全不留。悔改的罪人,不但是在法律的地位上得救,还要在道德上有明显的改变。今日的教师忽略了道德的一方面,把个人生命的改变,轻描淡写的忽略了。我们不是单要皮面的改变,我们乃要生命根本的变换,若不是根本的变换,那改变便非彻底。 今日的教会(甚至传福音的教会)效法世界,道德上是贫血的,他们奉公行事,没有进取,仿制抄袭,没有创作,情形的可怜难于尽述。原因就是两世纪以来,他们只知称义的意义是神不算他们为有罪而已,而称义的条件就是信。纵他们没有说得这样坦白,但他们的信息实给人如此的印象。总言之,他们所传的只有言语,没有权能,听而接受的人也是如此。 信固然是得永生的根本条件,人若没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人若没有信复活的基督,当然不会得救,但是“什么叫做信”?信的实质已经被普遍地削减了,信不只是相信圣经的话!信具有道德与属灵的能力,能够把整个人生改变过来。信把一个人的眼光从自己转移到神身上,信令人(有信心的人)在地过在天的生活。 我并非轻看白白称义的信心,凡深知自己罪恶的人,必不敢倚赖自己的功劳来到全能者的面前。照样,一个基督徒知道自己软弱与不完全,也不敢倚赖自己的圣洁来得神的悦纳。凡知道自己的贫穷与及福音的丰富的,能同心唱下面一首短歌: 号筒吹响救主再临, 愿我那时在祂里面; 只有因信而来的义, 无可责备站宝座前。 像这样可爱的真理,若被误会是何等的可惜,但我们确是误会了。因我们没有注意这一个真理里面所包括关于道德的成分。相信纯正与根本的真理,却忽略了真理的真意,是一件可咒惨痛的事。 凡相信基督福音的人,他的整个人生要有根本的改变,他的生活的中心,再不是他自己,乃是神。这是每个信主的人应有的事实,稍具道德智慧的人,谁不觉得他内心的痛苦与咒诅。他的里面有个东西,我们叫做“轭固”,圣经叫做“肉体”或作“己”,无论你给它什么名,它是暴虐的主人,是最坏的仇敌。法老管辖以色列人,没有它管辖世人那样苛刻。神论及以色列人的苦况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出三7)这些话可以描写我们的苦况,但我们在平时所念诵的信经上,岂不是有以下可爱的字句:“我们的主耶稣,为着我们世人并我们的救恩离开天堂,由圣灵怀孕借童贞女马利亚出世,成为人,在彼拉多年间,被钉于十字架,受死埋葬,并照圣经所记第三天复活,升天,坐在父神的右边。”祂这样做是为着什么?是否只给我们在地位上自由,实际上却仍受压迫呢?当然不是。神岂不是对摩西说:“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故此,我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三8)神的本意断不是一半的拯救,为着法老手下的以色列人是如此,为着罪恶里的人类更是如此。基督教福音的信息明明说:神既借着福音的道理,宣告信的人得以自由,神就要借福音的大能,叫人实在在的自由。若你所知道的不是这样,你的福音就只有言语,未见权能了。 凡接受福音,不只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的,必知道他们已得到内心的释放,从奴隶身份进入自由。他们确实渡到彼岸,站在另外一个区域,仰望另外一个天,呼吸另外一个世界的空气,他们的动机变了,他们里面的推动力是新的。 压迫我们要我们顺从他的是谁呢?大主人只有一个,就是“己”,小主人却有许多,若要一一提说,恐怕要写一本书。这些小主人站在大主人面前,执行它的命令来管制我们。现在姑且提出一个为例,就是讨人的喜悦,这本是好的,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没有罪过的,讨人喜悦,实是一件无可责备的事,但可惜人类已经堕落,远离神,成为神的仇敌,凡与世为友的,就是与神的仇敌朋比为奸。今日这个讨人喜悦的心,已经成为举世人的动机,无论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或最低的人,都是这样的存心。社会上作奸犯科的人,与及思想超过常人的哲学家,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要讨人喜悦,但严格说起,他们仍在讨人喜悦,不过他们所要喜悦的人数目少些,范围窄些而已。作奸犯科的人要在他的同伴面前显耀本色,表示勇敢;哲学家若不是得到比他们更有学问的人的称赞,鲜有会喜乐的,他们的动机都是一样,他们的路径,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推动力——以同伴的喜悦为快乐——是相同的。 人何以要看他同伴的面色呢?因为他无他人可仰望,大卫能说:“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七十三25)但世人不能如此说,他们眼中没有神,他们只有同伴。所以他们要彼此相望,如同受惊的孩子,他们又像不会驾驶飞机的人飞在空中,不晓得怎样降落,因而彼此相望,希望得着别人的帮助,但这样做并不能使他们逃出劫运。 讨人喜悦的思想既如此根深蒂固的在人的心里,怎能把它拔除,叫我们不讨人的喜悦,专讨神的喜悦呢?人是做不到的,朋友的帮助是无用的。教育,或其他的训练,及任何日光之下,可想得到的方法,都做不到。这是性情上的改变,需要属天的工作,只有圣灵借着福音能成就在确实相信的人的心里,圣灵能把新性情代替旧性情,圣灵要包围他整个的生命,逐出他的旧动机,如同太阳的光包围大地,逐出黑暗一般。 其中的经历普通是如此,信主福音的人的心里,首先要彻底地觉悟,人的意见不算得什么,神的意见方算得数。这一个感动或觉悟,透入他的脑海,令他对于世上的一切的事,有另外一种的估计。因此,脱离人意的捆缚,不做它的奴隶。他从此一心一意要讨神的喜悦,以神的喜悦为无上的至宝。 这样的动机转变——不讨人的喜悦只求神的喜悦,便令他成为百折不挠的人。无怪圣徒及殉道者,被人厌弃,被整个人类所不悦,却能站立得住,甚至为基督受死!亚他拿修(Athanasius)被他的审判官恐吓说:“举世的人都反对你。”他从容地回答说:“那么我,亚他拿修便反对举世的人。”他能如此说的原因,就是他不在意人的脸色。这种的态度,在过去的世代中是常有的,今日我们要受勉励,要知道福音有能力救人脱离人意的捆缚,令我们自由遵行神的旨意。 我只提出讨人喜悦这一件事来作例子,此外尚有许多的小主人,它们看来好似是独立的,没有彼此联系的,但其实是一棵树的枝子,它们的根是一个的,根若死了,它们就都死了,那个根就是“己”,唯有主耶稣的十字架,能有效地消灭它。 可知,福音的信息是以新造代替旧造,新生命代替旧生命,神的永生代替我们的旧性情。这个新生命,先抓住信徒的性情,温柔慈爱的克服他,然后新生命逐渐透过他的整个人生显出来,直到新造完全地显露。这是神的工作,不需世人扶助,因为这是道德上的神绩,又是灵性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