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后书》背景
哥林多城是罗马帝国亚该亚省的首都,扼守希腊本土与伯罗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us)之间的哥林多地峡,沟通东面萨罗尼克湾的坚革哩 (Cenchrea)港和西面哥林多湾的吕刻昂(Lecaeum)港。当时的海员们宁可把货物从地峡运过去,也不愿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南多石多风险的岬角,因此哥林多商业繁荣,巿内有东西贸易路线与南北贸易路线交叉相会。保罗时代的哥林多已不再是个希腊城市,而是罗马殖民地。当时哥林多城各族人民混杂,是一个经济繁荣、道德败坏、思想文化活跃的大都会,是很多古希腊、罗马偶像的敬拜中心,也是一个人口流动频繁、有利于福音广传的中心城市。 保罗于主后50-51年第二次传道旅程期间初次到达哥林多城,与亚居拉和百基拉同工,在那里传福音一年半,建立了教会(徒十八1-18)。主后51年保罗离开哥林多以后,曾写了第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叫他们「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但这封信失传了。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住在以弗所期间,革来氏家里的人带来信息,说哥林多教会里有结党纷争,教会也写了一封信给他,希望保罗在许多问题上给他们指导,保罗可能于主后54年在以弗所写了第二封信,即《哥林多前书》作为回复(十六8-10;徒十九22)。后来哥林多教会的情况继续变坏,保罗可能直接从以弗所坐船前往哥林多(林后一16),第二次短暂访问哥林多(林后十三2;徒二十2),当时的访问不甚愉快。之后保罗又写了第三封措辞严厉的信(林后二4;七8),由提多带去,但这封信也失传了。后来提多把消息带到马其顿,说一切都好了(林后七6-7),保罗就满心快乐,于主后56年在马其顿写了第四封信,即《哥林多后书》(林后二12-14;徒二十1)。此后,保罗可能第三次访问哥林多教会(林后十二14;十三1),于主后56-57年的冬天在哥林多写了《加拉太书》、《罗马书》(徒二十3)。 在保罗建立的教会当中,哥林多教会的问题最多。但我们要感谢神,神允许这些问题出现,今天我们才能有十三章「爱的颂歌」,才能有十五章新约圣经中最早记录目击主耶稣复活后显现的经文。
陶恕《义人之根》六、要接受劝告
不肯接受劝告,是历代以色列人的特征,每一个时代,他们都不肯受劝,因此每次都带来审判。昔日基督到犹太人中去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十分傲慢自大,不愿接受责备。当主对他们讲论到他们有罪和需要救恩的时候,他们冷漠地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一般百姓都听从了主的话悔改了,但那些犹太人祭司因为做领袖做得太久了,不愿意放弃他们特殊的地位。 那些人已经落于不受劝谏的地步,似乎也不会从这些警告中得益了。对一个坠下悬崖的人,你再也不能为他做什么,但我们却可以沿途留下记号和指示,免得后人重蹈覆辙。以下有几个提醒: (一)你的教会或机构受到批评时,不要辩护。如果那些批评是错的,那不会有什么害处;但假如批评是正确的,你就必须洗耳恭听,并设法纠正。 (二)你若全心跟随主,就不要关注那些已完成的事,只要关心你面前要完成的就好了。最好向主说(也去感受):“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做的本是我们应分做的。” (三)在遭受责备时,不要寻根究底的追查来源,更不必查问究竟是朋友或敌人说的。其实来自仇敌的责备,比来自朋友的更有价值,因为仇敌是不徇情面的。 (四)当向主的教诲敞开你的心,不管是谁,都应准备好接受主的管教。所有伟大的圣徒都学会了欣然接受责打,相信这也是他们成为伟大圣徒的原因。
保罗传道行踪
保罗原名扫罗,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因为他首创向非犹太人传播基督的福音,所以也被奉为外邦人的使徒,足迹遍布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以及现在的希腊和罗马。为了传讲福音,他屡次遭受苦难,最后甚至殉道而死。全部新约圣经共有27卷,其中半数是保罗在圣灵感动下写成的。 1、扫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主向他显现,蒙召后在大马士革一带工作(徒九1-22); 2、扫罗往阿拉伯去潜修三年(加一17); 3、三年后扫罗在大马士革受到逼迫,就回到耶路撒冷传道(徒九23-29,加一18); 4、扫罗在耶路撒冷受到威胁,经凯撒利亚回到故乡大数(徒九30); 5、扫罗到叙利亚和基利家传道并建立教会,约有十一年(加一21); 6、四散的门徒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传福音(徒十一19-21); 7、耶路撒冷教会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劝勉众人,巴拿巴又到大数去把扫罗带回安提阿,一同工作了一年(徒十一22-26)。 1、保罗等被圣灵差遣,从安提阿经西流基到塞浦路斯岛传道,从撒拉米起,经过全岛直到帕弗(徒十三1-12); 2、保罗等从帕弗过海,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徒十三13); 3、约翰在别加离开保罗等回耶路撒冷(徒十三13); 4、保罗等去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传道,再回别加(徒十三14-十四23); 5、保罗从别加经亚大利回安提阿(徒十四24-26); 6、保罗等从安提阿上耶路撒冷,经过腓尼基和撒马利亚,沿途传讲福音(徒十五1-4)。 1、保罗和巴拿巴被差遣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徒十五22-38); 2、保罗和巴拿巴因马可起了争执,巴拿巴和马可去塞浦路斯(徒十五39); 3、保罗走遍叙利亚和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徒十五40-41); 4、保罗到特庇、路司得和以哥念(徒十六1-5); 5、圣灵禁止保罗在亚细亚传道,保罗就经弗吕家、加拉太、每西亚,在每西亚的边界想去庇推尼,圣灵却不许,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保罗夜间看见马其顿的异象(徒十六6-10); 6、保罗到腓立比(徒十六11-40); 7、保罗到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徒十七1-14); 8、保罗到雅典、哥林多,在哥林多住了一年半(徒十七15-十八18); 9、保罗到以弗所(徒十八19-21); 10、经凯撒利亚返耶路撒冷(徒十八22)。 1、保罗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住了些日子,又经加拉太和弗吕家去坚固众门徒(徒十八23); 2、保罗到以弗所传道两年多(徒十九1-40); 3、保罗去马其顿(徒二十1); 4、保罗走遍马其顿,后到希腊住了三个月(徒二十2); 5、保罗从腓立比到特罗亚(徒二十6-12); 6、保罗步行到亚朔,再乘船到米推利尼、撒摩、米利都、哥士、罗底、帕大喇、推罗、多利买、凯撒利亚回到耶路撒冷(徒二十13-二十一15)。 1、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捉,送到凯撒利亚(徒二十一27-二十三30); 2、在凯撒利亚被囚两年,受审后送往罗马(徒二十三31-二十六32); 3、保罗被押乘船经西顿、每拉到了佳澳(徒二十七1-8); 4、保罗等在海上历经风浪的危险到了米利大(徒二十七9-44); 5、从米利大经叙拉古、利基翁、部丢利,到了罗马,在罗马等待受审两年期间继续传道(徒二十八1-17)。 图片由圣光圣经地理资讯网授权使用
罗马皇帝“尼禄”
尼禄于主后54-68年担任罗马帝国第五任皇帝,出身于罗马贵族世家,从小欢喜艺术和体育,并自许为伟大艺术家,又经常参加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欢喜到剧场唱歌。他为人残暴、铺张浪费,自负且报复心重,残害老百姓,并修造巨大个人雕像让别人膜拜。 尼禄也是第一个公开大规模逼迫教会和基督徒的暴君。主后64年发生罗马大火,尼禄嫁祸并残酷杀害了许多基督徒,包括使徒保罗和彼得。那场大火一连窜烧了六天七夜,结果罗马全城皆为焦土一片。尼禄听闻有人怀疑是他本人所暗地纵火,为了不使传言扩大,他便宣称这场灾难是基督徒阴谋纵的火。于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开地将他们残酷折磨——钉十字架、披兽皮让恶兽咬死、将他们钉上柱子做为蜡烛。多位使徒包括保罗和彼得在其在位期间被处决。 68年,高卢行省发生叛乱,尼禄因为之前杀了太多人,众叛亲离,被赶下台。在他逃难过程处处面临暗杀的威胁,最终于68年6月9日自杀身亡。
陶恕《义人之根》五、听从那听从神的人
我们听道时只要发现到一个宝贵的真理,我们所花的时间已经得到报偿了。 有一次我听道时就发现了这样的宝贝。整篇讲章中我得到一句非常宝贵的话,其他的已经没印象了;那句话实在太好了,但很遗憾,我想不起那位讲员是谁,以致我不能褒扬他,他那句话是这样的:“不必听从那不听从神的人。” 无论在哪一群人当中,十居其九的人都自信能为人师,够资格去指教别人,而且,人最有兴趣指教人的总是在宗教和道德的范畴。可是在实际上,一般人往往最没有资格在这题目上说有智慧的话,他们的话产生的后果总是适得其反,叫人受损,故此我们应当小心选择尊师。既有选择,少不免会有拒绝。 大卫警告人不要随从恶人的计谋。圣经中有不少例子,说明许多人的失败都是因为误信谬言。例如,罗波安听从了那些不听从神的人,结果误了以色列国的前途;亚希多弗的计谋实是恶谋,大大增加了押沙龙的罪孽。 人不先听神的话,就没有资格向别人提出劝告。若不打算听从、遵守神的忠告,就没有权力去忠告别人,真正能辨别是非的智慧,必然与神的声音互相呼应。我们道路上唯一安全的光,是那从世界之光——基督——反射过来的光。 尤其重要的是,青年人应知道选择听从谁的忠告。他们入世未深,经验不丰,所以必须请教别人的意见,而且不论他们是否觉察到,他们都确实每天把别人的意见实行出来,成为自己的意思。那些夸耀自己独立不倚靠人,以独立为美德的人,仍是拾人牙慧,他们所热衷的个人主义。正是受了他人影响的结果。他们之所以成为那样的人,就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他人这种意见和论调。 只有听从那些先听从神的人——这个听从他人的原则,才能使我们得免陷入许多的网罗。所有宗教工作计划都必须受这个原则试验。在这个宗教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神智清醒冷静,在追随任何人以前,应察看他额上有否神的膏油。不管他要干的是什么事,若没有十字架的记号,我们就没有属灵的义务去帮助他,不论多动人的呼召,多感人的故事,多扣人心弦的图画,都不能叫我们拿出金钱和时间,支持那些无暇听从神话语的人所推动的计划。 神仍然拣选属祂的人,这些人每个都听神的话,当神发出指示,他们必然听从。只有这些人,我们才可以放心听从。
亚波罗
「亚波罗」是亚波罗尼亚(Apollonius)的简写,是初代教会一位出色的传道人,他出生于埃及首都亚历山大。关于他信主的经过圣经并没有提到,只知他在埃及时已经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学养俱丰,热切殷勤,有丰富的圣经知识和服事主的热心。 当保罗第二次布道时,先在哥林多传道后,来到以弗所,在以弗所工作告一段落后,在他离开时把百基拉和亚居拉夫妇留在以弗所,以便继续帮助信徒。(徒十八18─21)就在此时,亚波罗来到以弗所。这位曾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的亚波罗,心里火热,就在会堂中,将耶稣的事,详细教训人。他语气坚定,措辞中肯、辩才无碍,因此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包括百基拉和亚居拉。 亚波罗的信息虽然丰富感人,但却不完整,因为他只晓得约翰的洗,而不明白因信基督而称义,以及圣灵在救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百基拉和亚居拉并没有当场指出他的缺点,而是事后邀请他到家中讲解帮助他。在此我们看见这对夫妇的智慧和爱心,我们也看到亚波罗的谦卑和从善如流的受教之心。 亚波罗装备了完整的福音信息之后,立刻开始了传道的事工并被上帝使用,成为了一名福音的有力辩护者(使徒行传18:28)。亚波罗行过亚该亚最终到达哥林多(使徒行传19:1),在这里他浇灌了保罗所栽中的种子(哥林多前书3:6)。亚波罗的天赋异禀为他在哥林多教会当中吸引了一批追随者,然而单纯的赞赏竟导致了教会中的分裂。与亚波罗的初衷相悖,哥林多教会中有一派信徒宣称亚波罗才是他们的属灵导师,并将保罗和彼得排斥在外。在哥林多前书1:12-13中,保罗处理派系分裂时说:基督并不是分裂的,我们也不应如此。我们不能爱各人胜过爱真理。圣经中最后提及亚波罗的地方是在保罗致提多的书信中:”要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提多书3:13)。保罗将亚波罗看作是一位宝贵的同工和朋友。 总之,亚波罗博学多才,对主热心,在布道方面也充满才干。他为主作工,帮助使徒的事工并忠诚地建造教会。他的生命鼓舞我们每一个人要在”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得后书3:18)并使用上帝的恩赐去宣扬真理。
亚底米与以弗所的暴动
「亚底米」是流行在小亚细亚一带的掌管生育与丰收女神,希腊名阿耳忒弥斯,拉丁文是「黛安娜Diana」,胸前多乳,象征多产,迷信者向她祈求赏赐子嗣。 保罗第三次宣教过程中来到以弗所,神借保罗行了非常的神迹奇事;凡住在以弗所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知道这事,也都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徒十九11,17】。结果保罗遭到当地人的逼迫,原因和在第二次宣教过程中腓立比的遭遇一样——福音阻碍了靠偶像谋利者的财路。圣灵借着外邦人的口见证了保罗传道的果效,以弗所及亚细亚省已有不少敬拜亚底米的人信主,不再相信用人手造的偶像。因此银匠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银匠底米丢,聚集工人,反对保罗及他们所传的福音。满城都轰动起来。众人抓住与保罗同行的该犹和亚里达古,到可容纳二万五千人以弗所露天大剧院里聚集。对比福音的影响,以弗所的审判官更关心的是本城不要有动乱,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快就平息了暴乱。之后,保罗就劝勉门徒,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 神的道在以弗所带来的搅乱和影响力是当地的一个大新闻,场扰乱可能会给使徒带来危险,但是上帝始终允许这个结果发生,为的是要让更多的人听到福音,使福音得以广传并且大大兴旺。除此之外,经文也讲到保罗被保护起来,之前其实也有类似的记载,当保罗生命受到危险的时候,就有爱主的门徒来帮助他,使他能够脱离险境。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陶恕《义人之根》四、实用的基督?
主曾预先警告我们假基督会来。很多人都以为假基督一定是从教会外来的,但其实不然,假基督也可能从教会内兴起的。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我们所承认并跟随的那位基督,确实是神的基督。我们容易跟从一位由人想象塑造出来的基督,而非真正的基督,那是很危险的。 过去几年,基督被一些所谓福音派人士通俗化了。他们说,基督会为人包办一切奇难杂症,例如,很多人说基督很热心助人达到目标,但从不过问那些事情的始末端由,他非常体贴,不会发出令人尴尬的问题,如:“你要求我帮你完成的事情,在道德和属灵方面有没有问题?”。他们说一个拳师做了适量的祷告,基督就会帮助他在场上击倒对手,使其不省人事。换言之,主也会帮助棒球投手把球投出适当的弯度。有人举出另一个例子说,基督帮助一个热衷运动的牧师在跳高比赛中获奖,又帮助另一个牧师不但在田径赛中领先,且创下了一个新纪录。不但如此,更有人说,基督会使一个会祷告的商人在一宗交易上击败了竞争者,以较对手为低的喊价取得众所垂涎的合约。甚至有人传言,基督会帮助一个会祷告的女演员,在扮演娼妓时演得有声有色。 在这些人心目中,我们的主成了一个“实用的基督”,像阿拉丁神灯那样,满足任何召唤祂的人吩咐一些小奇事。 显然这些人没有停下来想想,假如基督真的参与拳赛,以其神能帮助胜方把对手击至瘫痪,就等于残害负方。要是祂因帮一个商人而损及他人,就是偏袒,这与圣经上那位真基督的本质全然不同。 这一切想起来真叫人感到可怕,我多希望那些宣扬基督是有求必应的人不知道他们所宣扬的虚假教义中包含什么意思,但很可能他们是知道的,却仍愿意向人介绍“实用的基督”。要是这样,这些人根本已经否定了基督的神性和主权,他们的基督,是一位方便人满足肉体需要的基督,与异教的鬼神相差无几。 神救赎的整个目的,是使我们成为圣洁,恢复神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祂使我们不再以属世的野心为念,不再受世人渴求的奖赏所牵引,因那些东西没什么价值,一个圣洁的人不会梦想求神帮助他去击败对手,或胜过其他竞争者,如果他成功而别人就必须失败的话,他就不会希望成功。有圣灵内住的人,是不会为了不义之财和庸俗观众的喝彩而求主帮助他击倒对手的。 约书亚为耶和华争战,大卫拯救神的选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华盛顿寻求神的帮助来反抗那些企图奴役新美国的敌人——这是道德及属灵原则的崇高标准,与神在人类历史中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教导人说基督会运用祂神圣的能力来增加我们属地的利益,不但误传了主,更是于我们的灵魂有损。
方伯迦流
「方伯」是罗马帝国元老院直辖行省的首长,地位相当于巡抚或总督。那时哥林多的方伯「迦流」(Junius Gallio)是罗马皇帝尼禄的私人教师、斯多亚派哲学家辛尼加(Seneca)的兄弟;是一个公正冷静的人物,对于宗教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只要宗教不妨碍政治,就不予过问。迦流认为犹太人控告保罗的罪名只是宗教上的争执,并非违犯罗马法律,因此不予立案。迦流的判决后来成了各地巡抚和方伯援用的先例,在主后50-60年代对教会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徒十八11-16所记的方伯迦流之前没有历史资料支持,曾是圣经批判家们几个世纪来用来批判路加的热门话题,直到1905年在希腊德尔斐(Delphi)城发现了「迦流碑铭」证明,迦流在主后51-52年担任亚该亚方伯,成为确定保罗来到哥林多和写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时间的最重要的标志。
以弗所
「以弗所」是古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一个大城市,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东岸、凯斯特(Cayster)河口附近(今天属于土耳其)。以弗所原是一个天然河港,公路网四通八达,控制了深入小亚细亚腹地的咽喉,极具有军事和商业的价值,是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重镇。在罗马时代,它是亚细亚的省会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人口达三十余万,有很多的犹太人。它也是一宗教中心,城中有亚底米(即「狄安娜」)女神(参徒19:35)的庙,这庙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以弗所是早期基督教中心之一,保罗曾在此停留两年多(徒19:8-10),坚固教会,造就信徒,以此作为亚西亚地区的福音基地。根据传统,使徒约翰及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都曾居住于此。第六世纪之后,以弗所因河港淤塞而没落,现在只以一个废墟而存在。 以弗所是宗教中心,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底米女神庙和大剧场,行邪术之事非常普遍。当地犹太人口比较多。保罗三次传道旅程中,在以弗所逗留最长。他用这商业城市为根据地,将福音向亚细亚地区传开了。启示录中提到的七个教会即在该地区这个曾经著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