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士人的神—大衮

Dagon was the chief god of the Philistines, depicted as a merman. He was traditionally believed to be the father of Baal and the predecessor of other pagan gods worshipped by the Philistines. 1 Samuel chapter 4 recounts that the two sons of High Priest Eli were defeated and killed in battle with the Philistines, […]

 乌撒之死

1 Chronicles 13:5-11: “So David assembled all Israel from the Shihor in Egypt to Lebo Hamath to bring the ark of God from Kiriath-jearim. David and all the Israelites went to Baalah of Judah (Kiriath-jearim) to bring up the ark of God the Lord, who is enthroned between the cherubim—the ark that bears his Name.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九、耶稣——与麦基洗德同一等次者

     自主耶稣基督复活,胜过死亡以后,神再不用祭司以带罪的身躯,处于人神中间,负责修补人和神的关系及做中保。希伯来书坦然表明,当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昔日曾在旧约中服侍以色列的利未人祭司,就变得多余了。   另一方面,希伯来书也清楚陈明神有更理想的计划,祂要立一位永恒的大祭司,并且不曾犯罪的中保。而在高天至大者右边备受尊荣的耶稣,现在就正成为我们永远的大祭司。祂并非依照亚伦和利未人的等次,而是依照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为永远的大祭司。   在希伯来书里,突出了神更美的约、更好的祭司职任,以及更佳的指望。而这一切全在于耶稣基督身上,因祂为堕落的罪人完成救赎工作。如书上说: “……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祭司的职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须更改……先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神面前……那前约若没有瑕疵,就无处寻求后约了。”(来六20 ,七12、18-19,八7) 1. 神秘莫测的麦基洗德   远在摩西、亚伦和利未众子之前,创世记已经记载了一个颇为神秘,却又使人非相信不可的人,那就是麦基洗德。麦基洗德是撒冷的王,也圣至高神的大祭司。当亚伯拉罕营救侄儿罗得回来,麦基洗德就出来迎接他,并且给他祝福,而亚伯拉罕则把自己所掳来上等之物的十分之一交给麦基洗德(创十四17-20)。   创世记里,只是简单地描写麦基洗德,而在旧约历史中,也没有再交代这人物了。反之,希伯来书的作者却提供了较多的数据。他留意到麦基洗德“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来七3)。一言蔽之,作者就是说麦基洗德没有“家谱”,于是无法追诉他的本源。我们也根本没办法知道他身世的奥秘。   旧约中,直到诗篇一百一十篇,才再次提及麦基洗德。在那里,诗人指出他是神“永恒的大祭司”——将出现于以色列的民族发展中——的预表。   犹太人极其重视家谱这回事。每个以色列人,不论男女,都可以追源溯流,直到祖先亚伯拉罕那里。可是,日后的以色列人,显然不懂如何看待麦基洗德,因为这位祭司的身世,确是扑朔迷离。   犹太人所以如此小心注意自己的家谱,把一代一代的关系刻记在书板上,乃由于他们渴望弥赛亚降临。他们知道这预言,因此,弥赛亚来临时,祂要证明祂的家族乃由亚伯拉罕、大卫王,以至祂的父母。   在新约的马太福音里,马太遵照犹太人的风俗,费尽苦心地向他的读者罗列出耶稣基督完整的家谱。祂的祖先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至大卫、所罗门,及至另一位雅各,最后到“约瑟,就是马利亚的丈夫。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是从马利亚生的”(太一16)。 2. 以色列人最终的指望   马太福音给犹太人写下耶稣的家谱,乃是极其重要的。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攻陷,许多小心保存的记录都化为灰烬,而马太的记录,乃成了唯一的根据,借以证明耶稣源于亚伯拉罕与大卫,祂以救主和弥赛亚的身份降世。但以色列人拒绝祂,把祂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却从死里复活、升天。祂是神的儿子,同时,又是以色列人最终的指望。   未仔细读希伯来书这部分的教导前,我们先要有心理准备就是必须要做思考的工夫。我们这一代,总怕思考,一心希望每件事情已浓缩成为精华,而且人家早为自己咀嚼消化,于是,自己可毫不费力地吸收。但是,这里却不可以,我们必须自行思考。而最后我们思考所得的东西,乃是物有所值的。 希伯来书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乃要向当时受苦的希伯来信徒陈明三件事情:首先,他指出摩西的律法及利未人祭司的职任,都不是神设立为永久及完全的制度。其次,神永生和无罪的儿子——要向信徒证实自己具有超越和不朽的祭司职任;而且,祂在神右边有尊贵的身份,这更印证了祂那独特的祭司职任。最后,他希望读者明白,罪人得拯救,不是倚赖利未人祭司所作的献祭;而是全赖于永生神子耶稣甘心成为代罪羔羊,为我们成就永远的赎罪祭,同时,成了人神之间的大祭司和中保。   作者列出的对比,乃要指出旧约的摩西律法与利未人祭司的职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当祭司的职任给排除后,摩西的律法也不复存在了。作者的描述十分清楚:“先前的条例,因软弱无益,所以废掉了(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神面前。” 3. 在基督耶稣里得自由   以上所讲的,对今日基督徒的生活及信仰,又有何相干呢?感谢主!原来我们已不再站在神透过摩西颁布的律法的影儿下,也不再站在旧约未臻完美的犹太人祭司和中保制度的影儿下。反之,我们却是站在耶稣基督的恩光与权柄之中,祂比一切旧约的祭司为大,祂成全了律法,人若愿意,借那基于较优越的献祭而立的新约,就可以把旧的律法解除。   借我们的救主和中保耶稣的血,印证了这个新立的约,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属灵自由,我们应该为此每天欢喜快乐。没有人能够再把昔日以色列人无法履行的律法重轭,加诸我们身上。   在保罗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书信中,就正是处理同样的问题。他指出神的恩典与神的公义,乃是透过信而获得。因此,他责备那些公然要把外邦人和犹太人分开的基督徒。 “要站立得稳”,他说:“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加五1、4)   我们这些做基督徒的,应要不断感论神,因为新约保证了我们在基督里得到属灵的生命和自由。我们的祭物,已再不是靠那些像我们一样犯罪的祭司所献上的性口,而是神的羔羊。祂能够并且甘愿凭住献上自己,除去世人的罪。我们的祭坛再不是昔日耶路撒冷的那一个,而是各各他山上的一个,在这山上,耶稣借着圣灵把自己无瑕疵地献上。我们圣洁的主并非坐在人手兴建的殿宇中,藏于幔子后,与世隔离。我们的神乃坐在高天之上,而主耶稣升天后,现在就正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4. 新旧的比较   试留意两种祭司职任的不同。在旧约里,每一位担任祭司的人,都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退休,并且死亡,所以每一位祭司皆是暂时性的。但主耶稣基督——我们永远的大祭司,却经历过并且战胜死亡,祂不会再度死亡。祂将永远成为祭司,永不改变!正因为如此,作者向我们保证,耶稣“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七25)。   谈过旧约祭司的事情后,我们未转到另一问题之前,先想提及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的生命时,耶路撒冷圣殿内有一桩很奇怪、很反常的事情发生。耶稣在耶路撒冷外“将灵魂交付神”(约十九30)的那一刻,至大的神临到圣殿的最神圣地方,把那笨重的幔子分开与撕裂。   这古旧的幔子并非一张幔幕而已,它是一个很特别的布帘——它又厚又重,要动用几个大汉才能够把它搬动。而主耶稣死的时候,神轻弹指头,就把这张盖着人不能看见之神在地上居住之所的幔子撕裂。借此,神要表明,祂与人类立的新约,以及重新建立的人神关系正式开始,旧的秩序要废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秩序——有神赋予的权柄、功效及作为中保的能力。   祭司职任、祭司、旧的约、祭坛、祭物等,这一切旧约律法下的东西,全都要废掉。神要把这一切挪开,因为它们已失去效用、能力和权柄了。神另外设立新的献祭,这就是神的羔羊——永生神子耶稣基督。同时,神又设立一个新的祭坛,比旧的更有效力,这永恒的祭坛建于天上,在那里,主耶稣为信徒不断向神祷告。 5. 徒劳无功的修补 圣殿的幔子从上而下裂开后,传统中说当时利未人祭司一致通过,必须把那张长长分隔圣殿的圣物重修,于是,他们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幔子缝好。可是,他们却完全不明白神要颁布新秩序的心意,而只用人的观点,把那旧的献祭制度苟延下去。   当我引用某些圣经真理来指出,即使犹太人也未必完全明白祟拜的意义时,希望不会被人指控为反犹太主义。我们福音派信徒并不同情那些憎恨犹太人的人,按我们对圣经及神伟大计划的理解,我们晓得犹太朋友的重要,他们在这满有敌意的世界里的生活,是我们所关心的。   同时,我们深信将来以色列必有大荣耀,当弥赛亚再度降临时,以色列将会在她的土地上再以信靠和崇拜来服侍神。终有一天,重生的以色列的光辉会普照四方,而神公义的言语要从锡安出来,神的话则来自耶路撒冷。   可是,回到目前,有生命、有活力的犹太人信仰不复存在。那里没有祭坛,没有舍吉拿(Shekinah)的荣耀和临在(编者按:“舍吉拿”之意为神的荣耀),没有见效的赎罪祭,没有担任中保的祭司,更没有至圣所,让他可以代表子民来到神跟前。一切都被废去了,因为它们都不再有效用、能力和权柄了。   神已设立益承认一个新的献祭,就是神的羔羊——永生神子。神已确定了新的和有效的祭坛,这是永远在天上的,在那里,主耶稣永活地为神的儿女向神祈求。神承认并按立祂为新的大祭司,永生神子耶稣就坐在神的右边。 6. 耶稣永远长存   我所讲的似乎很繁复,但我们却必须明白:我们的主耶稣,我们的救主基督,永远长存!神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耶稣基督同样如此。   耶稣……永远活着,替我们祈求!耶稣永远感兴趣的事,成了我们的保证,我们要存着信与喜乐来歌颂:“做我中保神前代求,我名刻记在祂圣手。“这是查理士·卫斯理所写的歌词。让我们继续看看他在同一首歌中其余的歌词——是他所想见的景象和从心中涌出激动的说话:   圣父垂听那至爱的受膏者的祷告,   祂不能逃避圣子的临在,   圣灵对我说,借宝血,我得以从神而生。   因为耶稣永不落空的代求,于是我们可以彼此讲述:我们相信神里面有稳妥。我们相信有这稳妥之地,并非因加尔文曾进一步解释了某些术语上的问题,而是因为那不死的、永恒的大祭司为我们代求,祂日以继夜在天父面前,为我们提名祷告。无论我们如何软弱,因主耶稣基督是我们在天上永远的大祭司,我们总得保护。   我们跟昔日置耶稣于死地的人比较,我们对耶稣基督的看法乃截然不同。那些人说:“‘祂’的终局就是如此了。”   我们却看见那复活的、战胜死亡的、满有能力和智慧的大祭司,无声无息地以自己的生命与血,得胜一切,保存了神的儿女。   若可以的话,试思想神给人的保证所引申的意思,当中充满恩典。对于耶稣——我们的救主与中保,神这样宣称:“……能拯救到底;因为祂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英王饮定本(King James Version)把“能拯救到底”译为:is able […]

别是巴

Beersheba is Israel’s southernmost city,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wilderness that stretches south to Mount Sinai and southwest to Egypt. The phrase “from Dan to Beersheba” traditionally refers to the entire extent of the Promised Land (2 Samuel 17:11). Beersheba means “well of the oath” or “well of seven.” It was an ancient […]

所罗巴伯到底是谁的儿子?

Since ancient Hebrews did not have surnames, the Bible often identifies individuals by adding “son of xxx” or “xxx from [place],” which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us to identify biblical figures. 1 Chronicles 3:17-19 states: Jeconiah (Jehoiachin) was taken captive. His sons were Shealtiel, Malchiram, Pedaiah, Shenazzar, Jekamiah, Hoshama, and Nedabiah. The sons of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八、耶稣——神之应许的守护者

有谁不曾因为人家失约而感到伤心和失望呢?耳眸常常传来人家的道歉,或许只是率直的谎话,说:“真对不起,我本以为我可以遵守诺言,谁知道在人力范围内,却是办不到的。”   这是人惯有的经验与讲法,但在与神相交中,却是完全相反的。神所有承诺都是千真万确的,神以祂的属性作为担保,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当初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时候,因为没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着起誓的,就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这样,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来六13-15)。   我要承认,我常不厌其烦,把自己知道有关神和祂应许的事情一再重申。为何我如此坚持,要每个基督徒都为自己缘故,好好认识他们所深爱与侍奉的神的恩慈呢?无他,因为神的所有应许,全建基于祂的属性上。   又为何我如此坚持,要每个基督徒都勤读圣经,竭力在经文中认识这位与人关系密切的神呢?无他,唯有当人发觉神是信实与坚守承诺时,人才会有喜乐与自然流露的信心。 “神总不改变”的信念,乃希伯来书中响亮而正面的信息。作者主要写给一群正在遭受迫害、痛苦万分的信徒;那时,他们属灵的仇敌要努力垦植疑惑的种子,令他们怀疑神为他们而设的计划与应许,撒但也可能要他们怀疑神的属性。神已经在新的恩典之约中启示祂自己,这约有神的羔羊耶稣的宝血作为印记。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读经的心得。我相信神的所有应许,都是要向我们这小信与善变的人保证:神美好的旨意与关怀总不停止,神今日是怎样,明日也是怎样;神现在所做的一切,与神的本身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的主从不会对人这样说:“噢!今天我不大舒服,因此,今天我不能像昨天一样待你了。”   今天可能你身体抱恙,但你会否学习去感恩,在神的应许中欢欢喜喜地度日呢?神永恒的赐福不会受人今天的身体状况影响。假如我永恒的盼望是依据身体的感觉,那我最好转职,不再传道了。可是,即使今天我没有属天的感受,这感觉也不能改变我属天的盼望与前景。   我敢把自己的信和望,与自己此刻的情绪和今天的感觉,完全划清界线;我永恒的盼望只仰赖神自己,只深信神会坚守承诺,因此,总没有任何可怀疑之处。 2. 神从不感情用事 现在,我既然提到人的情绪的问题,就要多讲几句,我不晓得你对神认识有多深,对圣灵的感动又有何经验;但我要坦白地告诉你:神不会借助人的情绪来让人作出属灵的决定。   神的道乃是神的真理,神的灵与此联合,以唤醒人最高涨的感情。因为祂是神,配受赞美,我们可以找到赞美祂、荣耀祂的能力。有些宗教和传福音的伎俩,几乎完全向着听道者的感情作出呼吁,这些人只是心理的认知,而不是圣灵带领下的确信。他们未能与慈悲和充满恩典的神真正接触,也未能真正体会与神相交的甜蜜与温柔。 我不同意某些宗教人士的意见,他们认为听众中任何人受感动,流下一滴眼泪,那么,一个基徒就由此而生;又或认为一个身体健壮的听道者很受感动,甚至抱头大哭,哭声就像天使加百列的号筒声一样,那么,那人的灵魂就会没事了。   我警告大家:神借着圣灵的工作,向我们启示祂的真理,与那些纯以人的方法操纵我们感情的做法,迥然不同。在基督徒的经验中,感情若曾有提升的时候,那必须是基于神的真理所感动,否则,就不能说是宗教的力量了。 3. 耶稣掌有最高权柄 整卷希伯来书肯定了耶稣基督掌有最高的权柄,叫人不用怀疑。一开始,作者就表明书中的主题:有关耶稣基督的信息乃千真万确,所以,我们必须完全接纳与遵守。   圣经是这样的,它坦率、忠诚,合乎逻辑。某些事情,圣经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由于它们是真的,你就有责任去接受。这正是神与世人沟通的方法,神看它为妥善的安排。 过去,某些人读了圣经所讲的,就解释说:“不用争论。基督掌握神最高的权柄,我们不用关心任何事,也找不着理由打扰祂的计划,万事都在神的手中了。 ”   可是,神的话向我们宣告: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简单。神造每一个人都有自由意志,人可以接受神,或拒绝神。但我们若漠视神赐予祂儿子的权柄,那就是一种致死的侵犯。  因为神爱我们,祂已采取主动,使人不能再有任何推搪的借口。若神不能使我们关心祂的事情和人的软弱,祂就不能在我们身上显出任何作为。若祂的恩典和慈悲不能感动我们,祂就不能拯救我们。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一点上。我们基督徒的盼望与神的应许全基于三一真神的属性。我们是新约信徒,借神与人重新订立的约诐拯救过来,这新约全建基于耶稣——那位创造我们,又为我们舍去生命的主——的爱与恩典之中。   因为祂的自由意志,神立下誓言,要给我们一个约。每个基督徒,都要一直保持这个“基督徒”的身份,因为他与神已有一个结连的关系。 4. 诗篇八十九为陈明主题 我们试留意诗篇八十九篇的主题。在这一章诗篇中,圣灵默示出很直接清楚的信息,祂讲出似乎与大卫王无关的事,其实却描述了大卫的后裔,就是永生神子,万有之主耶稣。   这篇诗篇所讲的,是信实的神与其选民立约,神对大卫的后代和子民所应许的,差不多是无条件的。神没有对我们的民族作出无条件的应许;可是,神在诗篇八十九篇中的应许,却是近乎无条件的,这是我们从不曾看过的。   圣灵不是讲及地上肉身的大卫,而是讲及一位“子”。圣灵说:   祂要称呼我说:祢是我的父,是我的神,是拯救我的磐石。  我也要立祂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  我要为祂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祂立的约必要坚定。  这里提到的“子”必是耶稣无疑,神与祂坚立的约,也是属于我们的。这约不会落空,因为神曾答允,我们就可以依靠祂成事。   我希望我所讲的大家都会明白。应许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但它的价值全赖于应许者本身。我们太熟悉人类的历史了,看过许多人立下承诺和盟约,却常常不去遵守,以致一切尽都落空。 5. “约”为何被毁? 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理由来解释为何人们不守承诺。有时候,人立约,却没有诚意去守约;由于立约只存心欺骗,于是承诺落空了。又有些时候,乃由于人轻忽自己许下的诺言;最初,只按自己的希望来说,后来,却因为健康、经济、智力等情况转坏了,于是无决履行应有的责任。   另外,也由于人善变的性格,导致承诺砸了。一个人这刻答应了,下一刻却会改变主意,于是不肯履行先前答应的事情。还有,有些时候,有人许下承诺,殊不知后来死了,于是他生前答应的,也没法完成了。所以,人类必死的生命也会导致承诺无效的。 人们很熟悉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知道自己的软弱,常口是心非,自欺欺人,所以他们发誓时,总是加上一句:“神啊!请帮助我。”以求一位比自己有力的神来帮助他们遵守诺言。   罪人彼此互不信任,却要求神或圣经来做见证人,证明罪人在法庭上的作供全属真话,并无谎言,真是有点笑话。我想每次有人这样做的时候,地狱都会发出嗤笑声。   根据以上所讲的一切,让我说出我的理论。我相信神有容人之量,显意用人的方法来行事。于是,在亚伯拉罕的时代,神为了应许拯救祂的子民,就以起誓来肯定那立约。祂因为没有比自己更大的可以指着起誓,于是就指着自己起誓!因此,我们信实的父向所有会承受这应许的人起誓。 我们信赖神吗?我们是否把自己前路的一切事都交给祂?还有什么进一步的确据,比神本身的属性更叫我们有信心呢?神永恒的位格与祂信实的属性向我们保证:借着救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我们所得的恩是牢固的,神是自有永有的,因此我们能够信赖祂,并且得到保证,就是祂与人立的约总不改变。   由于神不改变的慈爱与信实,我们蒙赦免,得拯救,对永生充满信心。我能够向大家这样宣讲,是多么值得做的事啊!   我要代表全人类坦然承认,我们的才智不及神,例如:许多人喜欢找别人来为自己算算运程,看看前路如何,可是,总没有人能讲得准确。另外,我们自己许下的诺言,又常常没有实践。   但是,神却不会犯这些错失。祂能知万事,具备最高超的智慧。祂永不会抱歉地推搪说:“哎哟!我的原意是很好的,可是,却力有不逮。”祂能够实践应许乃因祂全能的属性。神若非全能,祂就不能持守祂的应许,也不会给我们得救的确据。   我们称神这方面的属性为“全能”,并不是说神能够做任何事,而是说神乃唯一能按自己心意做任何事的存有(Being)。我们晓得神具有完备的慈爱、智慧、圣洁及力量,但我们仍不能完全理解神所说:“我是圣洁的神”的真正意思。不过,无论如何,我们要懂得神就是“圣洁”,祂要求祂所造的整个宇宙都以圣洁来作为道德的标准,以致整个宇宙能够健全。   神是圣洁的,因此祂绝不会撒谎。因为祂是神,祂不能够与自己圣洁的本性相违。神不愿向人撒谎,同样,祂不愿欺骗人,也不愿向祂亲爱的子民说谎。   正面来说,按着祂完美的属性,祂要真诚对待自己的子民。因为祂的完美和圣洁,信祂的人就可以安稳。我们信得过神是全能的;也晓得祂所愿意做的,祂就能做到,这点我自己深信不疑。在祂那充满能力的膀臂里,我感到十分安全。   希伯来书作者给神的全能所下的定义,正是我们在这里最好不过的总结:“照样,神愿意为那承受应许的人格外显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为证。借这两件不更改的事,神决不能说谎,好叫我们这些逃往避难所、持定摆在我们前头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励。我们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内。做先锋的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就为我们进入幔内。”(来六17-20)   我们身处生命洪流之中,圣徒们却齐集船上。有人看着水平线而大声警告说:“我们刚好在刮风的轨迹中,我们必死无疑,每个人都要给礁石撞得粉身碎骨了!”   可是,有人却冷静地说:“看,看下面!我们有锚呢!”我们往下看,但水太深了,我们不能看见锚。然而,锚却在那里,它抓紧了牢国的磐石,所以,无论风暴多大,我们也是不怕的。   圣灵已向我们保证,耶稣就是我们坚固而牢靠的锚,这锚保守我们的灵魂。祂是救主、赎罪主和我们的大祭司,祂是那位走在我们前面的主,祂早已进入那风平浪静的海港去,那就是“幔子背后的至圣所”了。   耶稣现在所在的地方,我们将来也要去,而且永远留在那里。圣灵对我们说道:“持守你所信的,追求圣洁,努力抓紧信心的确据,直到最后的日子,要跟随那些凭信心与忍耐承受神应许之信徒的脚踪。祂是信实的!”

《历代志》与《列王纪》的不同之处

The importance of the Book of Chronicles has long been overlooked by the church. This is because the Septuagint (the Greek translat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titled it “Paralipomena” (meaning “things omitted” or “supplements”), leading to the misconception that it was merely a supplement or appendix to 1 and 2 Samuel and 1 and 2 […]

《历代志》背景

The Hebrew name for Chronicles is “Dibre Hayyamim,” meaning “the affairs of the days” or “the annals.” In the Hebrew Bible, 1 and 2 Chronicles are a single book. The Septuagint (the Greek translat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divided Chronicles into two volumes. Because the final paragraph of Chronicles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e beginning […]

以色列人三次回归的时间脉络

1、In 538 BC, in the “first year of Cyrus king of Persia” (Ezra 1:1), Zerubbabel led the first group of exiles back to Jerusalem (Ezra 2:1-3:1). The following year, they began rebuilding the Temple (Ezra 3:8-13). 2、In 530 BC, King Cyrus was killed in Central Asia, and his son Cambyses II (reigned 530–522 BC) succeeded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七、耶稣——永恒的道

  差不多二千年前,神给希伯来基督徒默示一个动人心弦的信息,鼓励信徒要完全倚靠神的话语,希伯来书作者宣告:神所讲的,我们各人都要听。他说: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四12)   整卷希伯来书中,这个信息不断重申,要提醒我们:神的道与我们所在的宇宙关系密切。神的一切创造物,都述说神的道,神的道使宇宙继续保存、运行与改变。 1. 神的道何止尽在圣经之中   基督徒常有误解,以为神的道只是指圣经。不错,神默示的圣经确是神向我们心灵说的话;但若论及神的道,就不仅只是尼龙线把一页一页油印纸张钉装制成的书而已,它乃是神永恒心意的表达,运行在整个世界之中。   神的道与启示远远超过新旧二约所载。不过,旧约的先知只要偶尔认出是神说的话,就马上发出极其急切的呼求,像先知耶利米说:“地啊!地啊!地啊!当听耶和华的话。”(耶二十二29)先知这种行动真叫我十分欢喜快乐。   假如地上各人突然静止下来,都去聆听主的道,那么,世界将有何等大的转变啊!让神的道就是神的道,神就是神,而我们人类就是人类,那一刻我们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停下来,聆听神的道。无论信与不信,神的道是各人生命中必须正视的一桩最大的事实。即使人们否认神的道与神的存在,说二者都是虚假,也休想逃避神的道,或与神讨价还价。   真正的基督教教会坚持:地上每一个人,现在或将来都一定要面对神的道的权威。甚至他们其中某些人,在主审判的日子必须对神的永恒之道作出响应。   神的道乃神赐予人之真理的启示。它来自圣经中的信息与呼求,来自圣灵在人良心中的责备,更来自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是神活生生的道。 2. 神的道能力超然   让我们现在来谈谈神的道的能力。我们活在这个核子时代,一想到最厉害的能力时,自然联想到核子武器。多年前,“核心”一词常挂在人们嘴边,它是指中心的意思。可是,谁会猜想到核子一词,今天竟包含如此可怕的含义呢?   基督徒啊!大家必须对“核子危机”有敏锐的触觉,为何在一个原子中,中子就总是给核心吸引住呢?我的答案是:神向世界说话,那永生的气息就是耶稣——神永生儿子,也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一3)。“万有也靠祂而立。”(西一l7)   那些新派或自由派的信徒,很少会同意我这些看法。他们争议神的主权和能力,可是,他们心里又战战兢兢。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我们最应该持守的真理就是我所持守的那一个:神的声音充满了祂所造的世界,耶稣基督乃永生的道,万物要靠祂而立。   神向人类的生命说话——这生命必然死亡。神向人的良知说话——这良知对罪十分警觉。神的道针对人的罪而说话,要把人类极其凶残与悖逆的本性呈现出来。   有一个思想或许对我们有帮助,就是神的道乃向人内在的良知说话,但它并非要控告人和要把人判罪。相反,它乃要把罪显示给人看,要使人知罪。控告人与使人知罪是有分别的。   在法庭上两疑犯站于法官面前,被控触犯法律;那里有控诉人,他掌握证据来控告疑犯。而最后必须由法官审定所有证据和争辩,若属事实,才可以判决疑犯有罪。   但神的道使人知罪,却是另一回事。它不会单独指控阿甲或阿乙,它不会向某一人说:“你是罪人。”它乃是声言我们所有人都犯了罪,阿甲、阿乙以至其他人,都要因为神永活的声音而晓得自己是罪人。   若回到神的道之中,你会发觉疾病、战事、贫穷等都不是人类最迫切的难题。唯有罪,才是人类生命与社会中最迫切和最重大的祸患。唯有罪才是问题的根源,因为它直接影响人的灵魂,它不只祸延人短短数十年的生命,它更要影响一个人永恒的未来和将要来的世界。   从来没有人故意夸大罪的严重程度,罪从一个时代传到另一时代,问题始终如一。我们每一个都要问自己:“我要怎样对待自己的罪?”这问题要比其他一切问题来得迫切,我们必须优先回答它。无论我们声名显赫,或寂寂无名,我们也要承认自己与罪的关系。   任何人若有忠实地回答,我们都会说:“我犯了罪,我跟罪打交道,让它与我有亲密的关系。它抱我刺痛,它的毒素侵入我生命之中。它控制我的思想,影响我的决定。我承认我确是故意与罪勾结。”   罪要比病菌厉害得多,因为它蚕食我们的灵魂。人本有神的形象,却因罪而扭曲了。“罪”是恶极的东西,它悖逆于那创造天地的全能之神,违背宇宙间道德的秩序。每次人触犯神道德的本性与国度时,其实,正是违反了整个宇宙的道德规则。   罪人常常筹算如何看待自己生命中罪的问题。可是,若他们肯诚心诚意来聆听自己的道德良知对他们的忠告,就会知道唯有几个主要途径,可以帮他们积德,以达成人应尽的责任。可是,他们在道德上从头到尾都亏欠了创造天地的神,每个人只做过很少真正能拿来抵偿的善行,但那一切总没法足够还清欠神的罪债。   有一个词语可以拿来形容罪人的,就是“反叛分子”。他们不单反叛自己的王,更反叛神和祂的国度。假设有一个反叛分子,被关于伦敦一个监牢之中,他可以请求谒见英女皇。但这样的人——曾经使女皇的安全感受到威胁——在一切的监视措施之前,必须被赦罪。他也需要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因为一个叛徒是不能进到女皇面前的。   他必须先要脱下囚衣,改换适当的衣服。若他不先梳洗打扮一番,就没有人会带他去谒见女皇。   这个举例虽欠完全,但这景象大致也反映出罪人的困境。任何人站在圣洁的神跟前,昔日悖逆的罪行就要了结,神要饶恕他,洗净他过去的不义,而为他披上新的义袍。耶稣基督约宝血正为这目的而流出,神永生的儿子已完成这赎罪的事情,以祂公义的身躯,为不公义的世人死——这个奇异又使人敬畏的行动,正是由那创造诸世界,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的耶稣亲自成就的。   希伯来书的作者为圣子作证明:“祂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一3)这是基督教中基本而重要的信息,教会若忠于神赐下的启示,她必定会将这见证向世人宣讲。基督耶稣纡尊降贵,来到世上,为人而死;祂来是要对付“罪”这问题,因为唯有神才能够处置它。   圣经用许多篇幅来记载我们主耶稣基督悬于加略山十字架上的情形;时候满了,耶稣被挂于天地之间,甘心情愿成为神的羔羊,承担世人所有的罪,完成了祂的使命。那一刻,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祂。罪人把祂钉在十字架后,在那剧痛万分的数小时内,天上的父使遍地都黑暗,而永生神子就为洗净我们的罪死。祂独自受苦,独自死亡。但在那受苦与死亡中,祂完成了那永久生效的赎罪祭。 3. 彻底的赎罪祭   基督徒对于耶稣作为赎罪祭的意义,众说纷纭。而新教徒的教导一清二楚,毫不含糊地指出:基督的死乃彻底的赎罪祭,这祭永久生效,永不重复。可是,我却曾读过某些神学家的作品,他们戏剧性地描述救主如何在每次弥撒中一死再死,于是每次圣礼都重复献上这祭。因此,可见有一派坚持基督赎罪的死献上一次后,就永久生效;另一派则以为这是永远重复不断的行动。   假如你所信的基督要每个星期天(或星期六)死一次的话,那么,你就要断定祂的赎罪祭的有效期只得一星期。但假如耶稣基督独自成就这个永久生效的行动,那么,这祭就永永远远有效。毫无疑问,上述两方面的观点,有很重要的分别。   究竟圣经怎样教导我们呢?圣经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三18)这永久生效的赎罪祭,不能重复。   基督的死与复活,已把罪的问题解决。我们相信了这美好的信息,神就赦免我们,并且使我们从自己的罪中得到洁净。   还有更多的好消息。   耶稣基督彻底的赎罪祭,使我们的罪得到赦免和洁净,但这只是福音的一部分。耶稣死了,却从死里复活,然后,又升到高天,坐在至大者的右边。身处这个道德败坏并公然敌挡神和祂的受膏者的世代里,我们却可以因着神这个启示而得到安慰,因为那位满有权柄的基督在尊荣中显现。   神的权能堵满天上宝座四周,众天使、天使长、撒拉弗和基路伯等不断在天上赞美,说道:“圣哉!圣哉!圣哉!全能的主神!”这并非什么极端的偶像崇拜,而是直接见于神的话语之中的崇拜:耶稣“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耶稣重回祂昔日曾长久享有的权位。   一位热心事主又认真研究圣经的朋友,与我常有通信。他慨叹我们基督教的宣讲与教导中,并没有把复活和升天的主清楚地看成为一个人。他曾问过很多传道人和基督徒教师(他们许多是挺有名气的):“你相信现在坐在神右边的耶稣基督是一个人,还是其他种类的个体呢?”这些基督徒领袖中,很少声称相信耶稣现在乃是尊贵的人,他们只相信耶稣在地上时才是一个人,但现在却是一个灵。   耶稣复活后,曾向祂的门徒显现,祂叫多马来摸祂身上的钉痕。祂也曾对惊慌害怕的门徒们说:“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二十四39)这话带有多大的祝福啊!今天,任何人无论是否相信人子耶稣基督被高举,我们在神的家里早已听见神的话和晓得新约的见证:“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祂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总见的,浇灌下来。”(徒二32-33)   使徒保罗告诉提摩太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二5)对于今日的基督徒,这是一次重大的胜利。耶稣是“人”,而神使祂坐在宝座右边。这是何等重要啊! 4. 我们与耶稣联合   耶稣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即将得胜的神,因为神是常常得胜的。那有绝对权柄的神,怎能不是得胜的呢?所以,我们倒不如跟早期教会的信徒一样,看耶稣为天上的一个人,祂是得胜的人,而我们若在祂里面,我们也同样可以得胜。   透过神给人重生的神迹,透过新生,我们凭信被领进神的国度里。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知道因着道成肉身的奥秘,人的本质与神的本质相连了。耶稣尽了一切能力,要让不信的人看见人在神心目中的位置,可与耶稣自己的相同,耶稣这样做,并非困为人配得,乃是祂自己配得,祂就是教会的“头”,在神面前,祂作了我们的代表。   耶稣是完全的人,是我们学效的典范。我们从祂身上学会了什么是基督徒的信与团契。因此,耶稣不会把我们撇下不顾,祂决意要我们的眼光超越这世界,也决急要我们以信心的眼睛仰望天上的神;同时,要我们晓得祂就是尊贵的人,神让祂坐在宝座旁,祂是得胜的统帅!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