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胜过撒但》一、撒但,你错了!

序言 陶恕博士毫不讳言地认为,宣讲追求灵里成圣之道,是他一生中的苦差事,因为实质上这等于和撒但正面火拼。 在传讲以下十二篇信息时, 他曾对他芝加哥教会的会众这样说:”我一生传道的生涯中,使我付上最多时间,经历最深痛苦,献出最迫切祷告的,莫过于这一连串的讲章了。由于所传递的信息是那么重要,所以撒但会多方阻挠,我自己也差点儿被扯进鬼门关里去。” 在教会里,触目皆是灵里失明的人。我对神说:” 我要做个能看见祢的先知,即使是最微小的一个; 我要探究、了解、洞悉祢的整个计画, 我要以祢的眼光透视世情, 明白祢在今天这个信仰混乱的时代中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 传讲这十二篇信息,并没有叫我的日子好过一点,或使我受欢迎一点;警方并不用担心群众会向我簇拥欢呼, 生出乱子。我所选上的路,迫使我经常直接与撒但对抗;但我宁可如此,也不愿意像那些虽传了一辈子道, 却不会与撒但公开决战过的人一般。 在我预备讲章时,我不断地挣扎、搏斗、呻吟、承受痛楚;主耶稣在祂的子民中成形再生, 所经历的岂不也是如此? 你们当中也有人尝过这番滋味, 并因此在主里面得着更新、更蒙福、更喜乐的经历; 但记着, 这不过是灵程路上的起步罢了。 我也收过一些回应的信,大胆的会写上名字,胆怯的干脆匿名,他们认为我大放厥辞,只不过是沽名钓誉, 自鸣‘ 神圣’ 。 其实这些讲章教我尝尽苦头,但能和撒但咫尺对峙,亲耳听它在咆哮,确也是赏心乐事! 绝大部分基督徒根本没有涉足过‘ 吼狮之国’ 呢!  亲爱的读者,你们没有机会像昔日芝加哥教会的会众一般,可直接领受陶恕博士的教导, 但我们同样希望你们能坚拒诱惑, 不做平庸之辈‛ ,在”吼狮之国” 凯旋而归! 第一章 撒但,你错了! 撒但努力不懈要令基督徒受束缚、捆绑、欲辩无言、拘禁在自己的囚衣中。为什么我们成为基督徒后, 撒但那老狐狸还不肯甘休, 苦苦纠缠呢?  它虽然阴险狡猾,惯于攻讦人类,但它也知道在神面前控告一个已蒙赦罪、被称为义的儿女,是徒费唇舌的。因此它改变策略, 要把基督徒的灵捆绑起来。从我们因信称义那刻开始, 它便努力不懈地要捆绑我们, 使我们哑口无言, 拘禁在自己的囚衣之中。 它知道只要我们一日被捆锁,便一日不敢承受那份属于我们的、合法的属灵产业;它深明这种奴隶式的生活较灵里死亡的日子, 好不了多少。这多少解释了为什么今天的基督徒活得像群吃惊的小羊, 给撒但唬得连“阿们” 也不敢应。 有小撮基督徒经常欢天喜地的, 可是他们那份愉悦之情与孩子的天真嬉笑并没有两样, 不足令我羡慕。他们像在市集玩耍的街童般, 从没有认真地涉足过属灵的沙场。 哪里有人积极追求长进、热心查考圣经中所启示的成圣得胜之道,那里就有撒但凌厉的攻势。恫吓、威迫神的子民, 令他们噤若寒蝉, 是撒但的毕生大业。 以色列军队曾在以拉谷中饱尝这份惶恐的滋味。那时非利士人在对面山头安营,阵中有巨人歌利亚。这歌利亚每天狂语叫嚣: “ 我今日向以色列军队骂阵。” […]

犹大王约兰

After King Jehoshaphat of Judah died, his firstborn son, Jehoram, became king. This King Jehoram of Judah shared the same name as King Jehoram, son of Ahab, from the Northern Kingdom of Israel, but they were not the same person. King Jehoram of Israel was later killed by Jehu. King Jehoram of Judah, who reigned […]

埃及法老示撒

[2 Chronicles 12:9] “So Shishak king of Egypt came up against Jerusalem and took away the treasures of the house of the Lord and the treasures of the king’s house. He took away everything. He also took away the shields of gold that Solomon had made.” Shishak is the first Egyptian king mentioned by name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十二、耶稣——影儿的实现

        试想象一个能干又会做菜的主妇,正在饭厅打点一切,预备当晚招呼客人。她在餐桌上铺上枱布,上面小心摆放家中最好的瓷器和银器餐具。最后,更在饭桌中间放一张精致的花卉图案剪纸,预备把食物放在上面,而我们就一心以为很快就上菜了。   可是,送来的并不是大家期望的美味的牛肉、热腾腾的薯茸和各式各样的蔬菜,而是一条面包。她把面包倒立在餐桌上,后面放有一盏张烈的射灯,于是面包的影于清清楚楚地投射在餐桌上。假使这刻那妇人高高兴兴地把全家及客人叫到饭桌前,说:“面包的影子已经准备好,各位可以过来享用。”我们会怀疑这妇人的神志是否正常。   未陈述这不寻常的剧情背后的属灵意义之前,请先细思希伯来书的作者,如何描绘旧约律法中的“影儿”,跟神在耶稣基督里荣耀的真像之间,有显著的差别:   律法既是将来美食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吗?   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可见祂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来十1-2、9-10、、12)。   这位被神默示的作者,不厌其烦,一再重复,为要显明旧约中那些仪式或影儿,与新约里基督耶稣成全的救恩、慈悲与怜爱之间强烈的对比。因此,这一章圣经极其重要和严肃,因它是论述人充满盼望与荣耀的一页。 1. 影儿与现实   旧约的体系、摩西的律法、软弱的人类承担祭司职任,以及为罪而献上赎罪祭等等,全都是神为某一时期订立的东西,它们乃将来美事实体的影儿。   旧约中种种仪式,俱蕴含着那应许的救赎者弥赛亚极富意义的影儿。希伯来书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神的真光落于永生神子耶稣身上,这光与耶稣本身所投射的影儿,就成了旧约中暂时的体系。   我们很清楚什么东西也不可能活在影子中,影子由光投射出来,它本身却非任何存在物或实质。当我们急需进食时,那面包的影子就全不济事,它不是食物,你还要继续挨饿。那时你会说;“面包的影我看够了,拿真的面包来给我充饥吧!”   因此,在旧约时代,只有将来美事的影儿绝不足够,神的选民需要凭信仰望更佳美的应许与盼望,渴望那真实的出现。而这就是希伯来书所带给信徒的荣耀与喜乐:耶稣降世成为救主和弥赛亚,而神本体的真像就来临了!那影儿成真,神荣耀所发的光辉,就在耶稣基督身上影显,使昔日的影儿不再适用。   圣经里许多地方与希伯来书首几章一样,都是不断重复同一的真理,其实背后有一目的,原来作为基督徒,我们要信靠神的智慧和圣灵的引领。圣灵晓得我们不能一下子明白那些属灵的真理,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阅读和聆听,而神教导我们的方法,就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赛二十八10),直到我们真正接受、明白,并且得益为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一些困难出现。其一就是感到沉闷乏味。但感谢主,神是信实和坚持到底的。祂不任由我们离去,祂不断鼓励我们继续学习,继续相信,同时继续因祂的话语而喜乐。祂是神,祂带领我们,并把心意向我们显明,所以,我们可以信靠祂。   我虔敬地站于神的一边,坦白地要指出神对于旧约中诸般仪式和献祭已经厌倦了。公牛和山羊的血再不可能洗净人的罪,神透过先知以赛亚对我们说:   “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来朝见我,谁向你们讨这些,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赛一11-12) 2. 我们的心烦与神相协调   实际上,以赛亚是跟以色列民说:“你们的心思意念与神不相协调时,神就厌烦你们的献祭与供物。”假如我们心思细密,勇于反省的话,那么,这段信息应叫我们重估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以为常常参加教会聚会,就会给神留下好印象。神必然问道:“谁叫你这样做的?谁要求你来到我跟前做这些的?那些没用的祭物,不要再拿来了!”   神厌倦了人永无休止地献上没意义的祭物。神在以色列民中开始这些仪式和献祭,只是暂时作为遮盖人的罪的措施而已,待救主弥赛亚降临,它们就会全失去作用。当以色列人不再重视敬拜,也漠视赦罪和顺服神的重要性时,神就说:“我不能再忍受你们热心敬拜的行径,我憎厌你们任何仪文和节期,它们徒添我麻烦,我甚不喜悦这一切。”   另外,永生儿子清楚的话,在希伯来书十章五至七节中再次出现:   “神啊,祭物和礼物是祢不愿意的,祢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祢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除了永生神子——神的羔羊耶稣以外,再没有别个从这世界根基中被残害。祂来为要成就神恩慈的救赎计划,因此,这是照神的旨意行,“我们……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 3. 我们对这信息曾有何反应?   我们是否真的已经接受神自己的话语呢?我认为在许多基督教的仪式和敬拜中,都未能把握其根本意义。我曾聆听过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它们出自巴克、贝多芬、韩德尔及其他作曲家之手;那些音乐主要是为了敬拜而写成的,歌曲极其庄严,而歌词又十分优美,但我却总觉得它们未臻完美,欠缺了一些东西。他们的祷告和恳求是这样的:“主啊!怜悯我们。”“基督啊!怜悯我们。”声音萦绕梁上,重复又重复。   这些向神恳求怜悯的祷词,会否只是真理的影儿?它们却是否总是欠缺真正建基于神应许与供应上的信心,没有真正得救的确信呢?我们祈求必有一天成真,而那时我们要高喊:“成就了!那买赎奇工成就了!我是主的!主是我的!”   我们若真的被赦免,重生得救,让神成就祂的计划,就必定会凭信有极大的欢欣,同时,很肯定地说:“感谢主!祢赦免我,祢洁净我,祢宽恕我,使我成为新造的人,重新活过来,现在,请祢把工作分配给我,我已准备好要为祢作见证。”   我为了主日聚会中那众多的会众难过,他们一无所知,只晓得不断可怜地、竭力地寻求神的宽恕与怜悯,其实,他们必须要来到神拯救的那一刻,向天上伸出他们两手,充满胜利的信心说:“成了!” 4. 是实质而非影儿   这是律法与恩典之间的对比。在旧约时代,祭司每天执行职务,献上同一祭物,但那祭物不能清除罪污。后来,有了新约的启示,和耶稣基督只一次却永远有效的献祭,才确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   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十12-14、19-22)。   哪里还可以觅得比这个更富恩典的特权呢?这特权属于一切信靠神的儿女的。我们要留心:神给予我们一条献祭的道路,以直达祂的面前!这跟旧约中我们始祖犯罪,在伊甸园中堕落的光景迥然不同。神那时对他们说:“起来,离开这里!”当神赶逐他们离开神的乐园之后,神就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三24)。   这就成了人类受考验与苦痛之始,而最先由亚当与夏娃品尝,他们永不能重回伊甸园。可是我感到人类却都憧憬回到伊甸园,重投神的怀抱。我并非说所有人都希望成为基督徒,很多人往往沉醉于现今世界中,只恋慕属肉体与邪恶的事情。可是,若你真正透察人的内心,你会清楚看见人内在的憧憬与渴想,都希望知道昔日亚当与夏娃在尹甸园,能心满意足地跟他们的神和创造主同住的意义。   罪蒙蔽了人的眼目,于是人不愿真正向善。他们不想遵从神的旨意,但另一方面,却又渴望神的同在。   可是,没有任何人能不靠神而得重回伊甸园。各地各处的男女都企图找方法,如印度有千千万万不同的神祇,足够每人个别拥有一个。另外,世上有哪一个部族或国家,没有一些神祇供他们膜拜或寻求安慰呢?但是要寻觅归回伊甸园之路,却总叫他们失望。   直到耶稣降世,住在人当中,圣经上记载祂这样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来十7)祂受死与复活,开出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使人可重回神的跟前。祂为人类开路,成为人与神之间的中保。借着在祂里面的信心,任何憧憬神同在的人,都能再回到神的跟前。   当人重回神的面前,耶稣成了我们尊荣的大祭司与中保。因祂有人的性情,于是祂来欢迎我们,我们就是祂的弟兄姊妹,同享祂在天上的身份。 5. 耶稣除去我们罪孽,但……   在这部分我们应思想那永活与圣洁的神使我们称义,并接纳我们的事情。在我们基督教信仰中,晓得神把我们的罪放在基督身上,神学家有时称之为“罪孽的转移”,而我则相信圣经对此的讲法。   在今日基督徒的圈子里,我们常听闻基督教中有“自动”的特性的讲法。大家被教导说,只要立誓相信基督,就能自动称义,自动与神一起,自动得宽恕,自动拥有永生。“耶稣已完成祂要完成的事”,于是,跟着的理论就是:“你要做的就是说你相信。相信并且得称为义!”   这种以为把罪人的罪自动转移给基督的想法,重不能满足我。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仿佛自己就像掉在又脏又臭的污水渠中,令人作呕,但只要一相信,主就滴下一层使人称义的清洁剂,把人覆盖,于是,人马上全然洁净,被神悦纳。我可以总结说,若神真的这样行,就与祂自己本性大大违背。   神如何把一个罪人释罪呢?祂乃是把罪人的本性归于基督——是完全与合乎义的一位;基督的义乃转往罪人身上。于是,有些教师就会跟我辩论这种义的转移问题。但我认为,当罪人的本性因着信而转到基督的本性时,祂的义乃成为昔日犯罪之人本性的一部分。   待我换转另一个讲法。我很怀疑神意念中有否这种不重生而可以称义的事情,这重生乃是指罪人得到新的属神的生命,使我们与耶稣的本性相连。合乎义的耶稣从祂本性中把新的属神生命赋予我们,让神心满意足。   若由这方面去谈罪的转移才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会走远了,使这观念变得机械化,与商品交易无异。我们必须有清晰和活泼的委身,而神的义乃赋予那与基督联合的罪人,却不是赋予那些站在门外,只接收一张“使称义”的通知单而已的罪人。   我再重申,作为信徒,神在祂爱子之内接纳我们,而绝不会在祂爱子之外接纳我们。 6.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基督徒还有另一项特权,就是在道德上我们有权利来到神面前,进到神当中;因基督耶稣的缘故,神悦纳我们。同时,我们更有权藏在神的荫庇下,得以安稳,这毫无疑问,也是我们因着耶稣而享有的特权,祂是我们尊贵的大祭司,在神实座右边,代表我们。我们与基督联合时,就没有人能夺去我们这些特权。我们何等安稳!   某人这样说:“我不愿在生活中得荫庇,我要亲自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我清楚人类的本性,而我会称这种讲法是勇敢却鲁莽的。   当冬天的气温降至零下五十度时,若说:“我不要避寒,不管我穿得够不够,我总要亲自尝尝它的滋味!”这正是勇敢却鲁莽的讲法。人遇上生命中的狂风巨浪,却说:“我不要任何避难所,我要亲自迎战它。”那是多么荒谬!   我们现在不是要从生活中藏起来,而是要从罪恶贯盈的世界中藏起来;从险恶的邪魔与可怕的试探中藏起来。我们能藏身之处,就只有在神当中,这是我们的特权,因我们晓得神已应许给我们完全的保护。 […]

圣殿侍奉制度

After David established Solomon as king, he gathered all the leaders of Israel, along with the priests and Levites. The Levites who were thirty years old and above were counted, and their total number of males was thirty-eight thousand. This was the total count of the Levites. David only counted the Levites with the purpose […]

古代以色列的家族大院

Ancient Israelite family compounds were called “Father’s House” (Bet Ab). A Bet Ab consisted of several houses belonging to the same family and a communal space, with each house inhabited by a single family. Each family had its own land, but all families were subject to the same patriarch. The Bet Ab was the foundational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十一、耶稣——新命令下的中保

        你知道神写下了一条全新的命令,并且在这命令里纪念你吗?自耶稣基督死了重复活后,这遗命就马上生效了。因着神浩大无穷的慈爱与信实,我们可承受永恒的产业。   这桩事情在两千年前发生,今日却有许多人不知道,人是在神的计划之内的。希伯来书作者详细指出,耶稣基督就是这新命令的中保,因为祂的死,罪人得蒙赦免,并且得着永恒的产业;以下就是作者给希伯来信徒讲的话:   为此,祂做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   凡有遗命,必须等到留遗命的人死了(“遗命”原文与“约”字同)。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因为基督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这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乃是进了天堂,如今为我们显在神面前;也不是多次将自己献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带着牛羊的血进入圣所。如果这样,祂从创世以来,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像这样,基督既然一次被献,担当了多人的罪,将来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显现,并与罪无关,乃是为拯救他们(来九15-16、22、24-28)。   这段经文蕴含非常丰富的指引与意思,我们实在应该退后一步,以新的的眼光和角度来察看。有时候,欣赏一幅油画,我们喜欢站得很近,凝视画布上每一笔一画,觉得所画的不成比例,却往往忽略了画布上整体的美感和意义。因此,我建议我们要退后一步,以好奇的信心,注视经文,并默想神浩大的设计心思。 1. 血与生命间奥妙的关联   读完上面一段经文,我马上注意到血与生命之间,存有奥妙的关系。神曾指示以色列人有关这两者的联系:“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利十七11)这里有关血和赎罪的指示,成了以色列人信仰和他们与神关系中核心的部分。血被视为神圣而神秘的东西,因此,古代的以色列人从不把血咽下。   其次,我留意到罪与死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对死亡存有许多疑问,而某些宗教群体宣称他们相信人的魂会消灭(“消灭”即从“存有”消失至“无”),一切存在东西会有结束之日。圣经上说神的创造乃从无到有,却从没有说神要把这创造的程序倒过来,使有变无;也没有什么自然界中魂灭的观念。所以,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想要把这些观念加诸神国之内。   物质可以有规律地改变,但物质却不能完全灭没。例如,我划一根火柴,任由它一直烧成灰炉,然后把灰一捏,于是指头上就沾上黑色的污迹;可是,我却不能把这根火柴的元素完全消灭,只不过它们的存在形式改变罢了。有一些化为轻烟,一些烧成灰烬。那些烧成烟的会继续存在于大气历之中,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 2. 只是居处改变   我们的灵魂绝不会受虚无主义支配,人死时,魂只会转往别处,却永远不会消失。这是圣经中很重要的教导,是关乎人之灵魂的价值和永恒,这灵魂乃由于神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   试想以下一个大家较常见的情况。一位母亲怀里抱住可爱的小婴儿,孩子健康活泼,逗人疼爱。可是,不久悲剧发生了!肆虐的疾病把孩子的生命夺去了,母亲紧抱住婴儿,痛苦地哭泣,因为死神把她最心爱的夺去了。   在小孩子的追思礼拜中,那小小棺木内躺着再无生命的婴儿,就像安静、洁白的小天使一样。   究竟发生什么事呢?   小婴孩完全消失了吗?   不!对那两位父母来说,婴儿只不过转变了存在的形式吧!当然这是个很可怕的转变。昔日婴儿的魂、头脑、智力、呀呀的叫声和笑语,仿佛全消失了。那没有生命的躯壳静静地躺在地土之下,而最终也会归于尘土。可是,它个别的灵魂却总不会完全消灭,永远不会,这灵魂只不过转到其他地方去,却肯定继续存在。 3. 死亡有两祖形式   我惊讶于许多人并不知道圣经讲及死亡有两种形式。我们相信圣经上说人人总有一死,这是世人必经之路,可是,圣经上还确切地说到另一种死亡,就是属灵上的死亡。试溯源至昔日的伊甸园中,神给始祖的警告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二16-17)亚当与夏娃却不理会神的警告,把禁果吃下。而在他们任意妄为、违背神的律法的那一天,他们就在属灵上死亡了。   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存在”的休止,而是把人的存在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已。   撒但本是神所造,却很自大和悖逆,牠说:“我要升到天上,把我的宝座凌驾于神的宝座之上!”就在那一刻,撒但死亡了。不过,牠依旧存在,只不过神把牠赶出天堂之外,掷于地上不再与牠有交往。经过了无数的年月,撒但依旧存在。牠没有完全消灭,但牠要受的永恒审判将有一天会降临。   人们试图轻忽属灵死亡的事实,圣经却不然。保罗有一句经典名言,说:“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提前五6)在肉身上她活着,在属灵上却与神隔离。她的生存形式,是与神毫无关系。   使徒并且警告我们,这属灵上的死亡乃罪所导致的其中一种可怕后果。罪来到世界,同时,也把死亡带来,犯罪的灵魂会死。这是圣经所陈明的。 4. 罪止于死亡   从本章开首所征引之希伯来书的经文中,我们可看见神有祂对付罪的非常简易的方法,就是以死来终止罪!以前,我住在芝加哥,有一次,警方正在追缉一名臭名昭著的杀手约翰·底宁哥。警方把他的照片复制并张贴各处,同时也提醒市民这人身怀枪械。我还记得这人的脸上,常挂着一丝愤世嫉俗的和好挖苦的笑容。可是,他最后的一张照片,却显示他停止犯罪了;他躺在地上,被一块布盖着,底宁哥死了。   罪止于死亡,人死后,他(她)就再不会犯罪了,这正是神终止罪的方法。   神的话讲得很清楚,任何生命让罪涂污,就成了失丧的生命;而灵魂犯罪,就会死亡。神要拯救我们失丧的生命,于是,牠让救主的宝血为人流出。神这种心意,我们永远也不能完全明白。另外,我们要注意那必须是血的赎罪祭,因为血与生命之间,有极其重要及奥妙的关系。   耶稣基督的宝血有无穷无尽的价值,血的倾流表示生命的终止;而因为永生神子,神的羔羊耶稣基督的血为我们倾流,我们的罪恶过犯得蒙赦免。   对于这个属灵真理,我们必须给予极大的尊崇,同时要时刻默想它。试想想,我们谈到救赎的代价时,是否太随便呢?我承认有时候听见人家松散地谈及耶稣付了赎价,把我们赎回来我会有点儿畏缩。有时候我们把这事当作生意一般;我不喜欢把神买赎我们,视作人在家畜展览会中买赎牛、马一般。在神买赎人类的计划中,有些东西是更重大、更圣洁、更甜美的。   在旧约里,人们献上的祭物、礼物和动物倾流出来的血,只能在仪式上有象征的意义。可是,耶稣基督的死却是实际并永远有效。(这有效是神学家常用的词,表示它是起作用的、有功效的,你可以依靠它。)当耶稣在加略山上倾流宝血时,谁愿信靠祂,祂就保证谁得着永恒的救赎。   血与生命原为一体,当永生神子耶稣基督的血倾尽,祂便死去,祂的死亡是一种“代死”。(代死是另一个要简略解释的词,代死的行动乃一个人替另一个人行的。耶稣死于加略山,正是一种替代性的死亡。耶稣替我们所有人死,以无罪之身替代千千万万有罪之躯。)   耶稣基督为罪人赎罪与代死,乃基督教信仰中很重要的基础。对于那些以为可另寻他途,胜过神所安排的,上述的教导他们会听不进去。但是,世上再没有其他方法了,耶稣是唯一的方法。   若你是虔诚、信靠、喜乐的基督徒,就总不要让人夺去你这方面的确据和安慰。不要为了企图使基督教教义与哲学、文学、美术或宗教相近,而把这基要真理加以纂修或更改,我们必须使这奇妙的真理屹立在它的美善与功效之上。基督死了,祂献上自己的生命,替代罪人而死! 5. 神的圣洁与公义得到满足   在基督赎罪的死亡中,神的圣洁与公义得到满足。神与人不再为仇,因为人能凭信来到神的跟前。本来要被神控罪的人,能够用作辩护的,只有救主永远有效的代死。同时,我们已经相信,死亡的势力已被粉碎。   希伯来书的作者给人保证:耶稣已成为新约的中保,也是履约者,那新约是出于神的恩典和慈悲。中保一词源于它的动词——调解,作为中保的站于两党人或两派别中间,进行斡旋与调停的工作。   圣经让我们晓得,犯罪的人与圣洁的神相距多远。罪挖了一道深沟,而基督却成为中保,祂借着牺牲自己的生命,站于神和罪人中间;祂也向我们表明,借着祂的死,祂使神所立的新约、新的命令正式生效。   借着这个约,神向人保证复和的关系,于是我们能与神复和了!而神恩慈的新命令——新约,保证给人宽恕,我们凭信得以归回神的家中。 6. 主的死使命令生效   让我与你分享在希伯来书第九章中,另一个有关我们的神圣产业的事情,它在观念上很简单,但意义却很深远。耶稣一日仍然在世,神为我们预备的新约与命令都不能生效;唯有待基督一死,它才马上生效,带来宽恕、赦免、洁净、相交及永生的应许。这一切是信神的儿女凭信得来的丰富而恒久的遗产,皆因耶稣在加略山上代死的结果。   最后,我想举出一些常人啧啧称奇的事情,来作为本文的总结。每个人都会死,却没有人待遗嘱生效后,再返回尘世,亲自执行自己的遗命。通常是由其他人担当遗嘱的执行人或管理人。   常人不会做的,神永生的儿子耶稣基督却成就了,祂完成了恒久的遗产管理和神圣的善功。耶稣的死使这新命令上每一项事情正式临到受益人,耶稣从死里得复活,就亲自主理这些命令了。   这不是很美善吗?耶稣没有把神的命令委托他人管理,祂自己亲自担任这命令的管理人。许多次祂宣称:“我会再回来,在第三天我会复活!”祂从死里再回来,祂第三天复活,祂长远活着为祂的民执行这新命令。   我们必须继续相信这位活着的注——现在是我们天上的大祭司。我们绝不会因自由派神学中任何一个论据,足以使我们的信仰动摇。我们在这世上有活泼的盼望,而这活泼的盼望在将来的世界也是一样有效的。   啊!对了!我应该确实告诉你,在神的新遗命上的承受人名单。   这答案也是基督的答案与邀请讲。“任何人!任何人想要的,就让他免费拿去这礼物吧!阿们。”

建圣殿的金银准备

[1 Chronicles 22:14] “With great pains I have provided for the house of the LORD 100,000 talents of gold, 1,000,000 talents of silver, and bronze and iron beyond weighing, for there is so much of it.” [1 Chronicles 29:3-4] “Moreover, in my devotion to the house of my God, I have a private treasure of […]

祭司撒督

Aaron’s sons were Nadab, Abihu, Eleazar, and Ithamar. Nadab and Abihu died before Aaron and had no sons; therefore, Eleazar and Ithamar served as priests. Zadok was a descendant of Eleazar. When Samuel was young, Eli, a descendant of Ithamar, served as high priest (1 Samuel 1:9). In David’s time, “Zadok, a descendant of Eleazar,” […]

陶恕《荣耀的人子耶稣》十、耶稣——独一神的一面

我们不能一方面说自己是基督徒,另一方面却否认永活的神曾向我们犯罪的人类启示:祂是至高的父、永生神子和信实的圣灵。可是,有一些挂名的基督徒,他们自称是“跟随耶稣”的,殊不知被这个宣称哄骗了,因他们看来不知道每天的生活,都应倚靠于父、子和圣灵的总许。   针对以上那种人,但向时也为了所有基督徒,括伯来书的作者特别写出一节使人折服的真理:“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来九14) 1. 三位一体神齐参与救赎工作   那些“属灵的婴孩”喜欢说:“我自己对耶稣的认识很满意,我认为自己无须超越现有的范畴。”面对这些基督徒,我们如何有效地教导他们呢?最佳的答案,当然是引述基督教教义中一则简单的陈述:“圣经已清楚说明,罪人蒙救赎,乃因永恒的三位一体神——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作为。”   可是,从我们蒙拯救及神救赎的作为来说,我们不能高估上述说话的意义。   一个常存感谢与富于思想的信徒,没有理由会否认自己蒙救赎乃来自永生三位一体神。这正是希伯来书九章十四节强调的真理,同时,也是我以下要着重强调的事情。   若不是愿意好好学习神的话语,没有人可取悦于神。我想先说清楚,我所谓“好好学习神话语”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指好好学习宗教事情,而是说要好好学习基督徒信仰的基本观念。   而其中一个观念,乃坚持新约启示的超卓功能,它能驱使信徒秉行公义。神曾应许我们,祂能把人从枯死的宗教行为中拯救过来,洗净人的良知,解除各人的枷锁,使他们无论在任何境况中,都充满喜乐,挥动胜利的旗帜来侍奉永活的神。   希伯来书作者并没有因为当时正值苦难之秋,而建议早期希伯来基督徒要倚靠宗教的形式或其实践。他强调信徒需要紧握神在新约中,以耶稣基督——救主弥赛亚为中心,为他们而做的事情。 2. 哪一样较重要?   记得一位古代的圣徒曾被询问:“读神的话语和祷告,哪一样比较重要?”圣徒反问:“对于一只鸟来说,它右边的翅膀较重要,还是左边的翅膀较重要呢?”希伯来书的作者正要告诉他的读者和我们所有人:基督徒必须相信神的话语中每一项要相信的,同时去做神的话语中要求信徒去做的每一项事情。这两只翅膀使我们基督徒能够飞往神那里去!   有些信徒说:“我不打算在什么教义与训诲方面费神,我只想紧紧倚傍耶稣,享受祂的同在就够了!”这些人若非反叛,我会说他们的表现是一种独断独行的态度。他们所选择的是一条易行的途径。虽然我不打算责备有这种想法的信徒,但是这些基督徒数目实在不少,他们很需要适当的鼓励和敬虔的典范。   神把很高的智能放在人的脑袋里,其实有祂的目的。假如我们是重生而得称为义的信徒,神更给我们崭新的属灵智慧。神希望我们能相信,能思量,能默想,能谨守祂的话。神已应许赐予圣灵来教导我们,而圣灵乃正等候我们接受祂。神也保证在耶稣基督里给我们各样的福气。   希伯来书九章十四节告诉我们,神的儿子基督借着永远的灵,把自己献给神,就是天上的父。因此,拯救人类的行动,乃是牵涉三位一体神的。   我们应牢记,就是三位一体神不会各自分开来行事,纵使我们想象祂们分开,但实际上祂们永不能分开。早期教会的教父们公认神的位格乃是一整体的,因此,他们说纵然我们认识神是三位,却一定不可把三位一体分割。 3. 岂有矛盾?   有写学者批评圣经中有关三位一体的真理乃自相矛盾,例如,创世记说神创造天地,新约中却说“道”!——圣子——创造万物。还有其他地方,谈到圣灵也参与创造的工作。   其实,岂有矛盾?父、子与圣灵,在创造奇功上,群策群力,正如三者一起策划及施行人类的救赎。父、子与圣灵乃“同质”——这是早期教会的教父们的用语。在本质上祂们三者是合而为一,不能分割的。   耶稣开展祂在世的工作前,祂先往约旦河边,接受约翰为祂施洗。圣经的记载指出了三位一体神全都参与其中。耶稣从水里站起来,圣灵就如同鸽子般降在祂身上,而父神的声音就从天上传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另一个相近的例子,就是基督复活得荣耀的事件,当中亦有父、子、圣灵三者的参与。主在地上工作期间,曾说及自己将要死亡之事,祂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耶稣这话是以祂身体为殿。耶稣又曾声言父在祂死后三日会使祂复活过来,我们一般也习惯说父使耶稣从死里复活。不过,罗马书一章却指出,按圣灵说,耶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祂是神的儿子。   在整本圣经的记载中,不断重复提及三位一体神在完美的和谐中,共同行事。我自己就因三位一体神共同行事的圣经确据而高兴。可是,我却知道仍有不少人承认对于三位一体的观念和真理,疑惑不已。我们若要抓紧并欣赏这个真理。便要付上代价。我们需要“拔除杂草”,以致真理能在好土中生长。   也许有些时候,我们会疑惑,为何没有小心打理和垦植,花园里就长不出鲜红的蕃茄、金黄的玉米和嫩绿的青豆。若不理会它,园里便杂草丛生,四处长出荆棘和蒺藜,这是不用任何人工协助的。   为什么呢?因为自从亚当犯罪后,整个世界变得乱七八糟了。神对亚当说:   “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熟。”(创三17-18) 4. 不假外证的真理   我们感谢神赐下创世记第三章之历史洞见。亚当与夏娃在昔日神圣而崇高的地位上犯罪堕落,违反神的吩咐,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即使圣经不再说明,我们也可晓得这两位始祖的后代,一概都是罪人,这是不假外证的真理,而每天的报章就给我们足够的证明了,人类内心充满仇恨、贪婪,并且任由骄傲、自大与暴力操纵我们,于是造成谋杀、战祸及无数对人和对神的侵犯。   圣经把整个人类堕落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单犯了罪,而且更因为道德上的反叛,以致与神隔离了。   有些人仍喜欢砌词争议神的权柄,以摒除自己违反神的罪名,他们强行捏造及高举人眼中的神观。所以,我才说人要清理这些“杂草”啊!   首先,一个固有的想法,就是以为圣子耶稣基督,与父神是不同的。人们想基督是慈爱的耶稣,祂处处呵护我们;面另一方面,怒火中烧的父神,却处处与我们作对。可是,历史上从未曾出现过这讲法的真理。基督是神,凡事为我们着想;圣父是神,凡事为我们着想;圣灵也是神,凡事也为我们着想!这真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重大事情。正因为如此,耶稣降世为我们死;也因为如此,复活后的圣子——我们了不起的大祭司,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为我们代求。   在天上,基督是我们的辩护者;在地上,圣灵住在我们心里,也是我们的辩护者。而圣父、圣子与圣灵三者之间,对于教会?——基督的身体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我得承认自己信主后需花一段时日,才能克服以下的感觉——新约是爱的书卷,而旧约是审判的篇章。我曾就这个问题花上许多时间来研究,甚至可以写出一个报告来。我想你应该知道旧约中提及的恩慈,在新约圣经中都可以找到的。   我发觉旧约里有关神恩典和信实的记载,在数量上与新约所有的差不多相等。例如,在挪亚事件中,圣经清楚记录着:“唯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创六8),神喜悦或施恩,都是旧约中常出现的。再看另一例:“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一百零三8)   另一方面,新约圣经中也常见公义的审判,请翻阅福音书中耶稣的说话、彼得的警告、犹大书、启示录等;在新约圣经中可看见神对世界将要施行严厉的审判。 5. 神总不改变   我为何申述以上各事呢?因为神是审判的神,但祂又是恩典的神,神始终如一,总不改变或举棋不定,当我说神的时候,我是指三位一体神——父、子与圣灵。   我怀疑有不少传道人或布道家给教会留下一错误的印象,以为耶稣为我们死,就把神争取过来我们这边了。甚至使我们以为父神是怒发冲冠的,祂手持报复的棍棒,要把人打得焦头烂额,几乎毁灭犯罪的人类;可是耶稣突然闪至,代我们吃了神的怒棒,而让我们逃脱过来。   这也许是挺出色的话剧,但却是何等差劣的神学啊!   天父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因为天父的爱,才会把祂独生子差到世上,为人而死。父、子与圣灵一致同意,必须以永生神子来为有罪的世人而死。我们若相信并宣讲马利亚的儿子耶稣,独个儿可怕地死在十字架时,我可以肯定:父的心也跟圣洁的、垂死的子一样极度伤痛。   我们必须求主帮助,使我们明白子独自死在十字架上,在三位一体的观念中是什么意思。圣父为了神圣的公义,于是暂且掩面不看垂死的儿子,我相信父内心的痛苦,绝不下于救主为承担我们的罪恶所受的肉体苦楚。当兵丁把那罗马式的矛刺进耶稣的肋旁时,我相信天父也同时感受得到那种痛楚。   另一个多年来被误导的观念,就是我们以为三位一体中只有其中一位参与救赎的计划。可是,希伯来书九章十四节告诉我们,父、子与圣灵皆有份参与,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献给父。   究竟这是怎样的献祭呢?这是无可指摘、纯全无罪的子,无瑕无疵地献上自己为神的羔羊。救赎的代价乃由子借圣灵向父付上的。 6. 个人的应用   以上的属灵真理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上。透过基督借圣灵所献的赎罪祭,救恩便从神的内心倾倒予人类。可是,人必须承认自己的罪,同时接受救赎,才能使神的救恩有效。救赎本身是客观的东西,存于我们的心门之外。   救赎发生于十字架上,但得救却在于人的心中。人得救乃凭信心接受救赎,而三位一体神不断呼召失丧的人接受救恩。   在福音书里,我们看见耶稣跟罪人一同吃饭和谈话。祂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在那里,祂并非认同那些人的过犯,而是去帮助、宽恕和拯救他们,这是出于祂的本性。爱挑剔祂的人和敌人看见,就问道:“祢是什么人?你信的是什么?祢怎可以跟罪人一同吃饭和谈话?”   我们的主自有答案,祂告诉他们三个故事,而实际上道理如一,可视为一个故事。   耶稣说,有九十九只羊关在羊栏内,而牧羊人出去寻找那一只迷途的羊,直至寻到了,他才罢休。   耶稣又说有一个女人,储蓄了十个银币,但其中一个却失掉了,于是她点上灯,打扫屋子,找遍屋里每一个角落,突然间,找到了,所花的工夫可算没有白费,于是她欢欢喜喜地说:“我找着它了!”   继而,耶稣再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用今日的讲法,乃典型的“纨裤子弟”。我总不明白为什么他来问父亲时,父亲肯把家产分给他。可是,那位父亲确是给了。于是,那儿子出去浪荡,把家产全花光了。财散人空,猪朋狗友不再亲近他,终于自己要在臭气四溢的猪栏内,以喂猪来讨饭吃。最后。他跟自己说:“我真笨!我若回家去,可以当父亲的雇工,至少可以有餐饭吃。” […]

zh_CN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