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苏斯图书馆
The Library of Celsus in Ephesus, built in 135 AD, is one of the few surviving libraries of the Roman Empire and was the third largest library in the ancient world, after the Library of Alexandria and the Library of Pergamum. The Library of Celsus housed 12,000 scrolls, and a 1-meter space between its inner […]
陶恕《无尽的一章》七、正确的方向是前进
今天基督徒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倒退,我们借来对此漠不关心。我们的方向并不是后退,乃是前进。 无补于事的事情莫过于坐下高唱:“向后退,向后退,时光飞逝”,我们不能使时光倒流,重拾以往美好的日子,事实上,我们也用不着这样做。 如果借助一部“时间机器”,可以容许我们其中一个回到过去,探访过去一些辉煌的时代,这个人定会非常失望,他会觉得自己身处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一点也不快乐。 每一个人都有其历史位置,像大卫一样,他必须遵行神的旨意,服侍他那个世代的人。他就在那时代与神有美好的相会。那是在他的“今天”,而不是在什么凄凉的“昨天”,他发现神荣耀的丰富,完成神交托他的任务,并赢取他的冠冕。 心理学家将一些不正常的精神状况解释为一种不自觉地想逃避成人生活责任,而尝试回到出生前的宁静和安全的心理。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往后退,希望可再次体验往日一些美好的日子、灵里火热的感受。这习惯使人怀疑我们已经失去了争战的意愿,因此从前线往后退到一个较安全的地点,可以在那里安静地坐下做梦,梦想把敌人打败,大获全胜。 今天就是我们的日子,没有哪个人曾经享有一些属灵的荣耀是我们今天不能享有的,只要我们遇到的情况跟他们一样。就算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更困难、更黑暗,那只会叫我们显得更荣耀、更光亮。我们的神不单是昨天的神,亦是今天的神,而且我们可以肯定,无论我们以后的日子如何,信实的神必定会与我们同在,正如昔日祂与亚伯拉罕、大卫、保罗同在一样。 昔日那些伟大的人物不需要我们,今天我们亦不能拥有他们,但感谢赞美神,虽然我们没有伟人,但我们拥有更好的——我们拥有他们的神、他们的天父、他们的救主,以及那使他们蒙福的圣灵。 在圣经里面正常的方向并不是向后退,而是永远向前进。雅各回到祭坛去,但他这样做并不是向后退,而是向前走。那个浪子并不是说:“我要回去。”他说:“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由他身处的地方到他父亲的家,在德性上他是迈进了一步,这表示相对过去的行为,他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神的旨意应该是每一个人生活的正确目标。神所处的地方正是我们渴望到的地方,任何向着神的行动都是一个前进的行动。甚至悔改也不是一个向过去作出的退步,而是向着更光荣的未来前进的决心。补偿不是回到昨天,而是向蒙福的明天前进。 有人会在属灵生命上走回头路。个别的基督徒会从以往曾经拥有的属灵位置上退下来。有一些宗派或宣教组织,虽然曾大大的兴旺过,但亦会一时间在地上完全隐退。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向后退,应该立刻改变方向,再次向前进。优越的属灵经验、圣洁的生活、与三位一体的神充满喜乐的交通、战胜肉体,以及圣灵的恩赐与能力,这一切曾经将我们分别出来,使我们与别不同,今天又如何?这应该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如果我们经过坦白的自我检讨,发觉自己离开了天父曾经带领我们去的青草地,那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缅怀过去,我们要起来向前走!让我们到神那又新又美好的地方去,那地方就在我们前面,让我们立即往前跑吧!
《约翰壹书》背景
The book of 1 John, like Hebrews, has a unique beginning, without a formal greeting or mention of any person. However,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idence point to the Apostle John as the author. In his later years, the Apostle John settled in the city of Ephesus in Asia Minor. During the great persecution under […]
《彼得后书》背景
The original style of this letter is notably different from 1 Peter. It’s possible that Silas helped with the polished writing of the first letter (1 Peter 5:12), while this letter used a different scribe or was written by Peter himself. Th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long with the later spread of Gnostic heresies through numerous letters […]
陶恕《无尽的一章》六、与群众分享才能有能力
历史很清楚地显明,从没有群众拥有真的灵性。自从人类堕落以来,无论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辨别出正路或行在神的律法之下。 神的真理从未受过欢迎。哪里的基督教受欢迎,就表示她不只正步向死亡,而是已经死了。 受人欢迎的犹太教杀害先知,将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受人欢迎的基督教杀害改革者,囚禁贵格会(Quakers)教徒,把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赶到街上。每当面对信仰的问题时,群众永远是错的,任何时候都只有少数人能醒悟,其他人都瞎了心眼。站在神真理的一边与现时的信仰潮流对抗永远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在历史上,每当教会成为被人憎恶的少数时,她就有一种道德的力量,使邪恶惧怕她,并在敌人面前战无不胜。当罗马群众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不过他们的心并没有改变),基督教开始受欢迎,但却失去了她属灵的光辉。由那时开始,她继续跟随罗马的道路,跟随她的异端。教会本来是要改变罗马的,最后反被改变了,就如渔夫被鱼捉去了一样。从这次可耻的捆缚开始,教会从未完全得着真正的释放。 今天,基督教竭力追求受欢迎,其实就是不自觉地承认灵性的衰落,极力向世界奉承讨好,使圣灵哀伤,使神的子民尴尬。有名望的基督徒领袖向世界的名声巴结奉迎,叫以利亚或弗克斯(George Fox)等人倒胃口。 真理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在任何世代里,得到的人都很少。没有向世界的路走去的人,可以借着询问教会会友找到神的道。 罗得是一个俗世的信徒,常坐在所多玛城门口。每当困难临到,就赶快请求亚伯拉罕救他脱离困境。究竟往哪里去找亚伯拉罕呢?就在远处、远离群众的山边。事情总是这样的,哪里有以利亚,那里就有四百多个巴力先知;哪里有挪亚,那里就有不相信将会下雨的人。 我们受差遣来祝福世界,却从没有受命跟世界妥协。我们的荣耀在于灵里的隐退,远离属世的事情。蜜蜂若只在蜂巢附近蠕动,永不会找到蜜糖,蜜糖在远处的花朵里,那里很宁静,很和平,有太阳,有流水;蜜蜂必须到那里才找到蜜糖。真正的基督徒在那些一边玩耍、一边祈祷的信众之中,只会找到空洞无聊的东西。有时候他们会被迫独自上路,或者与少数被排斥的人同路。如果要得着能力,他就要付上代价,成为被藐视的少数人。 不过,无论代价多大,都不会是我们付不起的。
《彼得前书》背景
The early church widely recognized the author of 1 Peter as the Apostle Peter. The letter was likely written between 62 and 64 AD, before Nero’s persecution of Christians began and after Paul’s first release from Roman prison. The location of writing was Rome, with “Babylon” (1 Peter 5:13) serving as a cryptic name for […]
《雅各书》背景
The Book of James, along with Hebrews, 1 & 2 Peter, 1, 2, & 3 John, and Jude,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eneral Epistles or Catholic Epistles because they are not addressed to specific recipients.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Book of James were likely Jewish believer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Roman Empire. Around 722 […]
陶恕《无尽的一章》五、对抗的责任
我们愈靠近神,便愈少有争辩的机会。在神怀中的平安是何等美妙的!因此,我们很自然地想永远、完全地享受这份平安。 被圣灵充满的基督徒永不会是个好的战士。他所处的位置对他很不利:敌人永远比他更懂得辱骂人——魔鬼有各种各样特别的骂人说话,而他的跟随者在骂人的时候同样没丝毫内疚感。基督徒永远感到祝福人较对抗人舒服。此外,他比其对手更易受伤害,他会在愤怒的面容前退缩,在恶毒的说话下却步——这些都是他在很久以前为神国的宁静而摒弃世界的记号,因为神的国里只有爱和友善。上述一切都是他喜欢的,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憎恨的人,一个真诚地渴望与所有人和平相处的人。 虽然他诚心地渴望平安,但有些时候他是不敢容许自己享受平安的。有时候和平是一种罪。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做什么,只能站起来强烈地对抗。为和平的缘故而纵容罪恶并不是灵性高超的表现。为了害怕后果而不敢对抗罪恶,反而是一种应受谴责的胆小行为。当大部分人都错了,而你仍坚持要站在对的一方时,是需要付上很大代价的。 近年,我们好像成为一群喜爱和平、说话温柔、个性温驯的基督徒。世界对我们毫不惧怕,但也毫不尊重。例如:我们抨击虚假的信仰时会很小心,除非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否则我们不会公然指摘。我们不敢指斥现代文明破坏性的罪恶,恐怕别人会说我们顽固和思想陕隘。慢慢地,我们被迫离现实的世界,进入一个信仰的仙境。在那里,像夕阳下的燕子毫无恶意地飞来飞去,不会说任何激怒世界之子的说话。 新教(Neo-Christianity)似乎是现时最受欢迎的(亦是最有冲劲的)。她的方针是尽量不与罪恶对抗,并以娱乐来赢取群众的欢心,却把基督教信息的真正意义隐藏起来,宣教的方法就如那些哗众取宠的美国商业一样。 或者我们可借用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说话呼喊道:“以利亚,你应该活在这个时代,美国需要你。”我们极其渴望有一些像以利亚的人出现,来面对那些支配我们生活方式的无耻的罪人。罪恶作为革命或灾祸,只会破坏我们的文明,而教会人士却仍像小孩子在市场玩耍一样。 究竟美国基督徒的精神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亮光是否已变得黯淡呢?我们是否已失去辨别能力,不能再分辨出我们的敌人呢?当亚哈和耶洗别继续玷污圣殿、蹂躏圣地,我们还要躲在山洞内多久呢?我们必须趁仍为时未晚之时,慎重地思想此事,并好好地祷告。
云彩围绕
Hebrews 12:1: “Therefore, since we are surrounded by such a great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throw off everything that hinders and the sin that so easily entangles. And let us run with perseverance the race marked out for us.” In classical Greek, the phrase “surrounded by a cloud”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multitude […]
《塔木德》
The Talmud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Jewish writings after the Bible,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Jewish Scroll of Wisdom.” After the hope for an independent Jewish nation was crushed by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1st and 2nd centuries AD, the Jewish people turned their focus to the study and compilation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