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撒马利亚人
在路加福音十章,当谈到律法中规定的爱邻如己时,有位律法师问主耶稣「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犹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路过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没有帮助他。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作为照顾伤者的费用。 这个故事的背景关联到犹太律法中关于洁净的规条:故事中这个人受伤很重已经是「半死」,若不摸他,可能无法确定他究竟死了没有;但如果摸他,而这个人已经死了,祭司和利未人在礼仪上就不洁净(利21:1)。在两难之间,礼仪的洁净赢得胜利,祭司和利未人刻意避免任何接触的可能性,「就从那边过去了」,当那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于不顾。而「撒马利亚人」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无论在血统和信仰上都不纯正,根本不会被纳入他们的「邻舍」之列,反而是宿敌(路9:52-54),在犹太观念中是最不可能来帮助犹太人的。这个路过的撒马利亚人反而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受伤犹太人: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并且留给店家「二钱银子」作为雇价继续照顾这位受伤的犹太人。二钱银子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两天的工资(太20:2),当时够买24天的粮食。这位撒马利亚人所做的远远超过了他该做的,而是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这位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路10:29),但主耶稣却要他思想「我怎样去做别人的邻舍」。祭司和利未人一丝不苟地保守律法所要求的洁净,却违反了「爱人如己」(利19:18);反而是他们认为不守律法的撒马利亚人,所做的更加符合神的心意。从神而来的爱和怜悯才是律法的精髓。只有在基督的生命里,人才能「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去爱神,也才能爱人如己。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神眼中的婚姻
【可十6-9】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婚姻是神所命定的,并且神的命定是一男一女,而不是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也不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男女二人一经婚姻的结合,在神眼里就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每一对夫妻都是「神配合的」,在神面前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婚姻背负着神的见证,表达神要与人联合的心意,不管人怎样悖逆,神永远不改变与人联合的心意,所以「人不可分开」。破坏夫妻的合一,在神眼里都是「犯奸淫」。同样,神也恨恶休妻和以强暴待妻的人。 对于正当的离婚理由,圣经中也有所说明: 有一方犯了淫乱,破坏了夫妻的合一。此外,对于那些信主前就已经结婚的信徒,倘若他们不信的配偶要离去,可以任其离去! 犹太律法原本不容许妻子主动向丈夫提出离异的要求,但因和罗马、希腊、以东等外邦人杂处,妻子「离弃丈夫另嫁」的外邦风俗也侵入犹太社会中。(正如施洗约翰的谴责希律安提帕不该娶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 基督教对罪非常的敏感与憎恨,而它又是世界四大宗教中唯一充分看重身体,如哥林多前书6章19节里提到:身体是圣灵的殿,神的圣灵住在里头。基督徒的身体是用重价买来的,要用此来荣耀神。所以他们尤其痛恨淫乱之罪,因为”人所犯的,无论什么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身子”。 人们都盼望能够拥有幸福的婚姻,但是大部分的婚姻都难以避免大大小小的纷扰,更惨的是以破裂收场,造成双方严重的伤害。圣经中告诉我们神是婚姻的设立者,祂对婚姻有美好的心意,并且每对婚姻都是独特的,在神眼中有独特的意义和目标。在婚姻中,人能要脱离自我中心的心态,在委身的关系中彼此同心、合而为一、彼此相爱、彼此配搭来事奉神。如果我们愿意顺服神设立婚姻的原本心意,必能享受神在家庭中赐下的美好福分。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死里复活的拉撒路
住在伯大尼的一对爱主姐妹马大和马利亚,她们的兄弟名叫拉撒路。拉撒路是耶稣的门徒与好友 。 有一天他病重,马大和马利亚便让人报信给当时在约旦河附近的主耶稣,伯大尼距离主耶稣当时所在地至少有一天路程,主耶稣停留了两天,来伯大尼的路上用了一天。耶稣到后,拉撒路已经死了并且在坟墓里躺了四天。当时犹太人认为人断气后灵魂还会盘旋三天,期间仍有苏醒的希望。拉撒路若是断气四天后复活,才能清楚显明那是神荣耀的作为。主耶稣来到拉撒路墓前,让人推开大石,对天祷告,神荣耀的能力显出,是为了叫人转向神的儿子,确知祂是父所差来的,是打破死亡的权势、把生命赐给世人的基督。之后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着布,脸上包着手巾。 主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显明了复活的能力。这神迹发生在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不久,正是祂受死与复活的预演。主耶稣叫人从死里复活,反叫自己进入死,这正是神的智慧。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腰弯背曲的妇人和患水臌的人
在路加福音中,有些神迹的记载是独有的。如在第十三章中记载、主耶稣在安息日的会堂里治愈了一个被鬼附着,弯腰曲背18年的妇人,这是在路加福音中最后一次记载主耶稣进入会堂。故事并没有说女人求告主耶稣,甚至也没有说她是否认识主耶稣,完全是主耶稣自己主动医治,因为神的心意是要使人得着真安息,心灵和肉体都得着释放。而这妇人毫无质疑地「归荣耀与神」,因为她知道这是神的作为。「管会堂的」却当着众人责备主耶稣的这种行为。因为按照犹太教拉比的教训,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避免触犯在安息日不得做工的规条。 在第十四章中记载,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祂。在祂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主耶稣早已看穿他们法利赛人居心不良要窥探祂。神设立安息日的本意不是要辖制人,而是要释放人,让人得享安息,神看重人过于地上的一切。但是当时的律条规定:在安息日只要动物不负载任何东西,就可以拴着链子或其它类似物,牵到外头去;可以为牲畜从井里打水,倒进水槽里,让它们喝水;但若让动物从水桶中饮水就算工作,违反安息日。当时犹太教昆兰团体曾严格禁止在安息日把掉在坑里的动物救上来,其他拉比们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可以往坑里扔根木竿,让动物自己爬上来,有的认为可以丢下一些饲料,等过了安息日再把动物救上来。他们最后的决定是,为避免动物受罪,这种情况可以通融。但对于人,法利赛人却死守规定不放。 主耶稣斥责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只注意传统与仪文,却不注意属灵的实际。他们不注意安息的实意,把神要释放人的心意,变成了捆绑人的教条。神设立安息日的本意不是要辖制人,而是要释放人,让人心灵和肉身都得释放,把人带进安息里、享用安息。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抹大拉的马利亚
抹大拉的意思是「塔」。该城位于加利利海西岸中段,迦百农城西南约 8 公里,今日的提比哩亚城以北约 4.4 公里,靠近现今的 Migdal 城。当时城在湖边,大约建于主前一世纪,是一个良好的渔港,渔业发达,并有腌鱼出口,又因城在南北向的国际大道上,又有支线通往拿撒勒城,在提比哩亚城尚未兴盛前,无疑是加利利海一带最大之城市。此城曾是北方地区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中心,后被罗马人屠城毁港,日后并未恢复往日之繁荣,但仍然是犹太人聚集的中心之一。如今现因泥沙淤积离湖渐远而没落。 在路加福音八章中,提到跟随主耶稣和十二个门徒的妇女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主曾将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此后,这个抹大拉城的马利亚就跟随着耶稣,成为忠诚的信徒,奉献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加福音8章:2-3)。她拥有纯正的信仰与跟主到底的心志。当耶稣被带往审判时,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但她一直跟随耶稣,陪伴着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亲眼看着主在十字架上受苦,断气,埋葬(马可福音15章:40-47)。三天后,耶稣复活,最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可16:9)。 当时妇女在犹太社会的地位低微,犹太拉比拒绝教导女人,但主耶稣却接纳她们。四福音书没有记载任何妇女反对主耶稣。当其他的门徒弃主而逃的时候,这些卑微、软弱的妇女却从加利利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这是何等的美!所以神就拣选她们作基督死而复活的见证人。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寡妇的奉献
【路廿一1】耶稣抬头观看,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就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主耶稣时代圣殿的最外围是外邦人院(外邦人仅容许到此为止),从那里经过石级可进到妇女院(犹太妇女仅容许到此为止),再进一层就是内院(仅容许犹太男人进去)。在妇女院的柱廊安放着十三个奉献箱,专供前来敬拜神的人投入奉献之用。投钱口形状似喇叭,钱币滚入箱内时会发出响声。主耶稣对奉献相当重视,但祂不是在那里数钱,而是在鉴察人奉献时的存心。 这段经文中虽然穷寡妇投的两个小钱是当时面额最小的犹太铜币,但是它们在主看来,「比众人还多」。人所看的是「投在捐项里」多少,主所看的却是人还剩多少。因为神要得着的是人,而不是人所有的。人即使把所有的都给神,但留下人自己,神对这个人还是一无所得。这位寡妇可以为自己留下一个小钱,但她却没有那么做,而是「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因为她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神,相信神会负责供应她的生活。这是完全顺服的信心,神所要得着的就是这样单纯向着祂的人。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马大与马利亚
【路十38-42】主耶稣与门徒来到伯大尼,被马大迎到她的家。她有一个妹子,名叫马利亚(“马利亚”是希伯来文“米利暗”的希腊文形式),在耶稣脚前坐着听祂的道。马大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就进前来,说:“主阿,我的妹子留下我一个人伺候,祢不在意吗?请吩咐她来帮助我。”耶稣回答说: “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有时候,我们的事奉会进入一个误区 , 常常好像以为主缺了什么属地的事物,需要我们为主补满。主既是创造万物和赐恩的主,祂并不缺少任何属地的事物,祂来到世上是为了得着顺服神、单单要神自己的人,事奉的人单单向着主的心,才是主在事奉中最看重的。 马大与马利亚这两位姐妹中,马大问题不在于事奉多少,而在于「思虑烦扰」,失去了在主里该有的平安。如果工作是出于人的心意,不管做得多么好,也不是事奉主,所以会「心里忙乱」,越做工里面越没有安息、越没有喜乐。姐姐马大是为主做工,妹妹马利亚是让主向她做工;马大是要给主工作的成果,马利亚是要作个接受主的器皿。服事主是福分,但唯有得着主自己才是「上好的福分」,因为事奉的结果有可能被「夺去」,但主自己「是不能夺去的」。 我们的事奉需要做工,但做工不一定是事奉。我们在事奉之前一定要先祷告明白主的心意,然后照着主的心意去做主所要做的事,这才是事奉主。许多信徒的难处,乃是忙着服事主,却忙得忘了维持与主的交通,把所服事的主给忙丢了。我们外面的事情无论有多少,在里面只应该「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太17:8),在里面只应该有一件事,就是与主亲近。我们要一般的福分,或是要「那上好的福分」,乃在乎我们自己的选择。 *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就是这位马利亚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
在路加福音十章,当谈到律法中规定的爱邻如己时,有位律法师问主耶稣「谁是我的邻舍」。主耶稣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犹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路过的祭司和利未人,都没有帮助他。惟有一个撒马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作为照顾伤者的费用。 这个故事的背景关联到犹太律法中关于洁净的规条:故事中这个人受伤很重已经是「半死」,若不摸他,可能无法确定他究竟死了没有;但如果摸他,而这个人已经死了,祭司和利未人在礼仪上就不洁净(利21:1)。在两难之间,礼仪的洁净赢得胜利,祭司和利未人刻意避免任何接触的可能性,「就从那边过去了」,当那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于不顾。而「撒马利亚人」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无论在血统和信仰上都不纯正,根本不会被纳入他们的「邻舍」之列,反而是宿敌(路九52-54),在犹太观念中是最不可能来帮助犹太人的。这个路过的撒马利亚人反而竭尽所能地去帮助受伤犹太人: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并且留给店家「二钱银子」作为雇价继续照顾这位受伤的犹太人。二钱银子是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两天的工资(太20:2),当时够买24天的粮食。这位撒马利亚人所做的远远超过了他该做的,而是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这位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路十29),但主耶稣却要他思想「我怎样去做别人的邻舍」。祭司和利未人一丝不苟地保守律法所要求的洁净,却违反了「爱人如己」(利19:18);反而是他们认为不守律法的撒马利亚人,所做的更加符合神的心意。从神而来的爱和怜悯才是律法的精髓。只有在基督的生命里,人才能「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去爱神,也才能爱人如己。 根据圣经和合本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
西罗亚池
西罗亚池(希伯來語:בריכת השילוח, 奉差遣) 意思是”池水是从城外被差送至此处” 。西罗亚池是耶路撒冷大卫城遗址的一个水池,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城墙外东南。池水源自于基训泉,经由两个高架渠输送水源。 圣经中多次提到西罗亚池。以赛亚书 8:6提到池水,而以赛亚书 22:9提到西罗亚隧道的建设。在约翰福音中,耶稣用唾液和着泥土治愈一个人生来瞎眼男子的地点也是西罗亚池。在耶稣之后,犹太人继续用这个池子净身,直到罗马人在公元七十年摧毁犹太圣殿,西罗亚池被覆盖。 今天,人们可以在耶路撒冷城的南面看到西罗亚水池的遗迹,耶路撒冷的考古学家在西罗亚水池的遗迹上,发现了几处带有台阶的水池、通往水池的一条小路,以及一条连接水池与水源的沟渠。同时,考古学家们还在水池附近发现了许多硬币,以及一些陶器和石器的碎片,这些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西罗亚水池在2000多年前的原貌,加深对圣经的了解。
伯大尼
「伯大尼」意思是「无花果之家,苦难之家」,是约旦河西一个小小的村庄,位于橄榄山之东南麓,离耶路撒冷东郊约六里之遥,在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城的路上,四围是绿色的丘陵台地,和生趣盎然的橄榄树。前往耶路撒冷的客旅,常在此歇宿。主耶稣在受难周里,每天晚上都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可十一11,19;路21:37,22:39)。 主耶稣在耶路撒冷,屡遭犹太教首领弃绝;但是在伯大尼,却备受爱祂的人欢迎。在那里有清心爱主的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三姊弟一家人,主耶稣曾在此使拉撒路复活,并且医治了患麻风的西门,西门感激之余,在家中为主和他的门徒摆设筵席。爱主至深的马利亚,就是在此筵席中,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将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浇在主耶稣头上,成就了永远的美事(太26:6-7)。 虽然主耶稣在地上没有枕头的地方,并且到处有捉拿祂的声音,然而借着复活的生命,在伯大尼这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祂得着了一个家,是祂可以坐席、安息、并满足的地方。因此,伯大尼这筵宴之家,乃为正常教会生活的小影,描述出教会的光景。 根据圣经和合本、圣光圣经地理网和圣经综合解读编辑整理